援藏 第一批援藏教师奔赴西藏
1974年8月2日,为支援西藏自治区发展教育事业,上海、辽宁、江苏、河南、湖南、四川和国务院各部委,选派389名教师入藏工作。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学校,全区人口95%以上是文盲、半文盲,师资力量极度匮乏。首批援藏教师分赴8所中学长期任教,并协助当地政府在拉萨等地办师范学院以解决师资问题。
从2007年开始,教育援藏形成声势。2007年至2009年,全国18个省市、35所高校和教育部14个直属单位,选派援藏教师和管理干部980人次,投入援藏资金2.75亿元,实施援建项目474个,建设校舍13.64万平方米,赠送图书资料达53万册。
改革 “铁饭碗”被打破了——建国后首次企业宣告破产
1986年8月3日,沈阳市工商局宣布:连续亏损10年、负债额超过全部资产三分之二的沈阳防爆器械厂在“破产警戒通告”一年期限内,经过整顿和拯救无效,宣告破产倒闭。这是建国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企业,社会主义企业不存在倒闭问题的传统认识与做法到此划上了句号。
同年12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企业破产法(草案)》。
聚焦 百余日本老兵证言“南京大屠杀”史实
2002年8月15日,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在南京展示了百余日本老兵对南京大屠杀史的证言。
1997年10月,“铭心会”与旅日华侨中日友好促进会等团体,在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广岛等6个城市开设了“南京大屠杀情报热线”,向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征集加害者证言等资料。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调查组成员走访了两百多位当年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还多次到南京收集受害者证言,拍摄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松冈环向与会者展示的调研成果《南京战·探索封存的记忆——原日本老兵102人的证言》,主要集中了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第16师团,第9师团的33联队、38联队、36联队和68联队等日本老兵的证言。文中记述了他们当年在南京中华门、太平门、中山门、武定门、挹江门、光华门、和平门等地,对中国被俘官兵、妇孺、平民残酷施暴、奸杀、掠夺的罪行。从日军士兵的证言、阵中日记等资料反映,南京大屠杀是在绝对执行“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发生的惨剧。该书同时在日本出版。
科考 国际考察队证实存在“游牧丝绸之路”

1992年8月1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蒙古科学院组织的国际考察队在经过了蒙古高原上4000余公里的跋涉之后,抵达乌兰巴托,完成了对丝绸之路游牧路线的考察。
考察队从阿尔泰山深处的古城科布多沿着古牧道和古驿道,对散布在阿尔泰山、蒙古大沙漠、杭爱山和鄂尔浑河谷中的史前岩画、古代游牧民族的遗物,唐代、元代和清代的碑文、寺庙、古城、要塞和屯田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察。
这次考察表明,古代中国北方确实存在一条自新疆哈密贯穿蒙古高原至辽东的游牧丝绸之路。在科布多发现的一张清代的驿站图还清晰地标明,有许多商道从北京出发,经张家口,跨过蒙古高原进入西伯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