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疾病所赐”
自2009年9月起,40天内,星云大师完成了7千幅墨宝,挑选其中1200幅作世界巡回展,陆续在新加坡、美国、欧洲、大陆、香港等地展出,并以书法义卖的形式筹募教育基金,赞助南京大学教学楼等公益项目。
说起“一笔字”的因缘,星云大师称是“拜疾病所赐”。
一生与病为友,50多年前,因倡导影印《大藏经》,星云大师的腿被压坏,医生说恐有锯断之虞。他当时想:失去双脚,正好可以专心写作。后来,心脏出了问题,他也想,正好体会“人命在呼吸间”的可贵。
星云大师书法 图/张 洪
40多年前,因过度饥饿,星云大师罹患了糖尿病,数十年来倒也相安无事。只是这些年,糖尿病并发症使他的视力逐渐减弱。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医院诊断,星云大师的眼睛受糖尿病的影响,眼底完全钙化,不再有医好的可能。
眼睛看不清,不能看书,也不能看报,那做什么事好呢?
想到一些读者经常要他签名,有些朋友、团体也要替他们签署、写字,星云大师心想“那就写字吧!”
80多年前,星云大师出生在江苏扬州一个贫穷家庭,没有进过学校。虽是童年出家,寺里的老师管教非常严格,不准随便把眼睛睁开,也不能随便说话。因此,星云大师经常闭起眼睛10天、半个月不看,也经常一年半载不开口。
当时正逢抗日战争,寺院里连饭都没得吃,根本没有钱买笔和纸,甚至连铅笔都没有见过,更遑论写书法了。因此,星云大师这样评价自己,“对于写字,虽不完全是外行,总不能算会写字的高手。”
刚到台湾时,虽然没有写毛笔字,但因为教书的关系,要写板书。又要编辑杂志、写文章,星云大师常常要写钢笔字。他的专著《释迦牟尼佛传》、《玉琳国师》的草稿都是蘸水钢笔写成的,现在还存放在佛光山宗史馆里。
星云大师说,这些就是他整个写字——所谓写“书法”的历史了。
“写”出一所大学
60年前,星云大师住在宜兰雷音寺。
这是一所“龙华派”的小庙,后来经过他的努力,拆除重建,楼高4层。但建成以后没有经费粉刷装修,每年一次的“佛七法会”,总觉没粉刷过的殿堂太过简陋。老人家就购买最便宜的“招贴纸”,写一些鼓励人念佛的标语贴在墙上,稍微美化一下佛堂,大概每次都要写到100张左右。
“那时候也找不到书法家来写字,不得已只有自己动笔。”星云大师笑言,“字贴在墙上,自己都不敢去看。”
就这样,他在宜兰住了26年。26年的“佛七法会”,每年都要写一次标语。
星云大师称他的一生有三个缺点:第一、是扬州人,乡音腔调至今改不了,尤其是多次学英文、日语,都没有成功;第二、不会唱歌,梵呗唱诵不好,作为一个出家人感到很惭愧;第三、不会写字,因此就没有信心。他后来经常对人说,“你们不可以看我的字,但可以看我的心。我心里还有一点慈悲心,可以给你们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