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历来是高僧大德与众生结缘的途径之一,而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的“一笔字”书法,开启了高僧在中国美术馆开办“个展”的首例。
用心写字
从侧面走上前台,星云大师笑吟吟地对着台下合掌,他说,“我的字不好看,人老了也不好看,那么给人看什么呢?看我的心,心看不到,但我的字是用心写的。”
2010年5月9日,星云大师的“一笔字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为一位高僧,尤其为一位台湾的高僧专门举办书法展,这在中国美术馆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曾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叶小文说。
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
80多岁的星云大师穿深黄色僧装,绕展室一周要依靠轮椅,“坐”在自己的墨迹前,对着丛林般的媒体镜头,他的面容是淡定的微笑,不见一丝“前心后念”。
“一笔字”大多是四字法语,如“从善如流”、“云水三千”、“无住生心”等。罹患糖尿病40余年,星云大师视网膜剥离,几乎看不见;平时写字,双手更是不听使唤,只要中途停顿,就难以为继。
佛光缘美术馆总馆馆长如常法师说,师父每次书写,弟子在侧,有人磨墨,有人压纸,且必须有人先将手掌“放”在白纸上,让师父知道“下笔”处。看不清,只能先算好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有多大,一挥而就。不管要写多少字,只有凭着心里的衡量一笔完成,才能达到目标。
因为眼疾手抖,星云大师养成了写快字的习惯,一行字只要几秒钟。有一次,凤凰卫视要拍他写字,镜头还没端稳,他已收笔,“不快,写不起来,第二笔停顿一下,就不知道再从哪里开始。”
多年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倡以美术代替宗教,星云大师说,宗教和美术确有共同之处。
“像我现在提倡的‘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也就是‘三好运动’,一个人要身、口、意‘三业’清净,这个‘三业’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真善美。”
在键盘代替书写工具的今天,这些善念通过具象化的中国字表达出来,很容易聚集人气、吸引眼球。
画家史国良对星云大师的字别有他解:“字跟画一样,到了老年,手有点抖颤、眼睛模糊的时候,看东西会特别‘整’,反而写得有味道。”他觉得,年轻人眼睛好,爆发力强,那个“劲儿”还没出来,想学这手很难做到的,它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