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马克·吕布:“我确实无法掩饰对中国的喜爱”
2010-07-27 15:02 作者:文◇本刊记者 张 曼

在混沌中寻求井然之时

1989年,中国的《摄影》用11页的大篇幅刊登了马克·吕布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将他作为纪实摄影的标杆推介到中国。他对生活的观看视角和方式,对“瞬间”的敏锐捕捉,都对当时中国的摄影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日后人们总是将中国纪实摄影的产生、发展及影响与马克·吕布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在纪实摄影领域,马克·吕布则得益于在马格南图片社所受到的训练。布列松和卡帕的都曾是他的标杆。前者曾提出“决定性瞬间”观点,认为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摄影师要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而卡帕的名言是,“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

第一次远行,马克·吕布满眼新奇、漫无目的,最终也没能交上一份有主线的图片报道,为此遭受了严厉的批评。

他试图像卡帕一样靠近现场。越南战争爆发后,他是少数几个被批准进入越南的摄影师之一,他还报道了阿尔及利亚及西非地区的独立运动、巴黎五月风暴、伊朗革命和伊拉克战争。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战争和冲突的记录者,在他的镜头下很少有血腥和暴力呈现。反而是图片中那些平静而动人的细节和瞬间令他享誉世界。《枪炮与鲜花》中17岁女高中生在华盛顿五角大楼前手捧鲜花面对国民卫队刺刀的一幕,曾让无数人动容。

1976年马克·吕布当选为马格南图片社的主席,步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仅仅三年后他便辞掉了这个职位,选择跟随直觉去做一个自由摄影师。他说,加入和退出马格南是他职业生涯中两个最重要的时刻。他想找到一种方式更贴切而自由地表达自己,如此而已。

“我喜欢离家出走,摆脱一切束缚,尽可能近地去观察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些事件。但这种观察不仅仅是出于好奇,更是我看到了那些启发我灵感的东西后被激发出的热情。我喜爱在混沌中寻求井然之时,那些视觉之上的惊喜和转瞬即逝的快乐。我喜爱某些脸庞以及身体、姿态或是本性所表现出的和谐之美。”他说。



   上一页   1   2   3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