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沌中寻求井然之时
1989年,中国的《摄影》用11页的大篇幅刊登了马克·吕布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将他作为纪实摄影的标杆推介到中国。他对生活的观看视角和方式,对“瞬间”的敏锐捕捉,都对当时中国的摄影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日后人们总是将中国纪实摄影的产生、发展及影响与马克·吕布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在纪实摄影领域,马克·吕布则得益于在马格南图片社所受到的训练。布列松和卡帕的都曾是他的标杆。前者曾提出“决定性瞬间”观点,认为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摄影师要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而卡帕的名言是,“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
第一次远行,马克·吕布满眼新奇、漫无目的,最终也没能交上一份有主线的图片报道,为此遭受了严厉的批评。
他试图像卡帕一样靠近现场。越南战争爆发后,他是少数几个被批准进入越南的摄影师之一,他还报道了阿尔及利亚及西非地区的独立运动、巴黎五月风暴、伊朗革命和伊拉克战争。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战争和冲突的记录者,在他的镜头下很少有血腥和暴力呈现。反而是图片中那些平静而动人的细节和瞬间令他享誉世界。《枪炮与鲜花》中17岁女高中生在华盛顿五角大楼前手捧鲜花面对国民卫队刺刀的一幕,曾让无数人动容。
1976年马克·吕布当选为马格南图片社的主席,步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仅仅三年后他便辞掉了这个职位,选择跟随直觉去做一个自由摄影师。他说,加入和退出马格南是他职业生涯中两个最重要的时刻。他想找到一种方式更贴切而自由地表达自己,如此而已。
“我喜欢离家出走,摆脱一切束缚,尽可能近地去观察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些事件。但这种观察不仅仅是出于好奇,更是我看到了那些启发我灵感的东西后被激发出的热情。我喜爱在混沌中寻求井然之时,那些视觉之上的惊喜和转瞬即逝的快乐。我喜爱某些脸庞以及身体、姿态或是本性所表现出的和谐之美。”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