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并非背叛的选择”
冯远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严谨儒雅,酷爱文史。除了作画以外,他研习儒、道、禅宗典籍,熟读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对古代诗词和文艺理论的研究颇为深入,具有非常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高原黄金路》
冯远认为,“如果说秦汉文化撼我以雄强旷达,那么隋唐文化则沐我以璀璨辉煌;如果说宋元文化濡我以工致谨严,那么明清文化则润我以超拔清丽;如果说是北方文化育我以纯朴坚实,那么荆楚、江浙文化则诱我以诡奇灵动。大化流衍、苍海一栗、绘艺天涯、承先启后,探其堂奥需倾一生心力。果若参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又孜孜于中国现代艺术的耕耘,也就不枉为适逢盛世的当代中国画家了。”
冯远的古典诗词画意小品,写意十足,颇具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情趣和玄思诗意。但他在十分重视文人画传统笔墨的同时,也认为:“作为文人画艺术灵魂的思想内核缺少一个热烈追求的宏大理想。”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强烈的入世态度使得他更倾向于“摒弃传统文人画雅逸洒脱而求表达热情、雄肆、深刻、浩大等现代形式意味的精神内涵”,因而他的写意作品中看不到文人画的残弱与陈腐,而是兼容了现代的精神内涵,从而使其作品在宁和、含蓄、自然之外显示出一种更为厚朴的意趣。
同时,长期的理论研究及多年的文化部门领导经历,又使得他对中国画传统与现代性的融合有着高屋建瓴的思考。
他将之称为“并非背叛的选择”:“既不是简单的传统继承,又不是泼水泼掉了孩子;既不可能全盘西化,也不再是老子天下第一。而是将传统中合理的内核提纯出来,注入现代东方人文化观的血清,以建构中国的现代绘画。”
“我们总在潜意识中把传统看成是相对封闭的、恒常不变的东西,需要说明的是,传统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传统犹如一条大河或者说是一根绳,大河源头有活水,这条长河才会奔流不息。如果比喻成“绳”,绳的那一端是历史,是用草和麻编织成的,历史之“绳”要延长的时候,不同时代的人就要往里添加新的材料,麻、草、合成纤维等,新材料不断编织进去,传统才会延长,传承过去,延续今天。”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冯远对于表现性和抽象性笔、墨、色进行了相对独立的探索。《抽象水墨——文字系列》、《蓝色系列》、《水墨戏剧脸谱》、《灵、瑞、谶》等抽象与意象水墨、色彩的实验作品,体现了冯远对于以现代性词汇拓展中国画表现力的思考,也是赋予古老的中国绘画以现代构成因素的现代性学养的积累,勾勒出了当代中青年画家与世界性的现代主义相遇并由此进行中国画现代性探索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