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芙蓉的女主人,是位爱栽培花卉、也爱陶艺的艺术家,她造就了山芙蓉美丽的景观及园区内的展览馆。山芙蓉展览馆内的摆设,是女主人亲自挑选设计,让您感受到不同的用心。而女主人的陶艺作品,融合了艺术与生活的价值。
漫步山芙蓉,这里到处都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卉,无论是树梢或是草地,都让您感觉到一种鲜艳与活力!从民宿的大阳台望去,可以把山芙蓉的景致尽收眼底,纵览远山云雾飘邈。
自从山芙蓉在南庄打响名号,经过媒体的报道,每个周末到山芙蓉喝咖啡的人都大排长龙,甚至下雨天都还一大群人撑着伞在排队。据说,由于来的人车多了,山芙蓉的邻居们都把空地辟成停车场,每辆车收停车费五十元新台币,一个小小的观光民宿竟也为芳邻们带来一笔意外收入。
从唯美的“山芙蓉”出来,再走一程便是“人气民宿”栗田庄。
这里的自然生态相当丰富,咖啡屋旁有绿头鸭、呆头鹅戏水,花园里花草扶疏,还有小桥流水、以及石板曲终于径的林间小道……栗田庄的每间客房都以不同主题式设计风格呈现,从而打破了传统制式的客房格局。走进栗田庄,恍如走进欧洲乡间庭园。
民宿的主人陈智夫是台北市民生国小的老师,原本想找一块乡野之地,过过隐居山林的退休生活;因台湾有了周休二日、进而萌生了经营民宿的想法,于是在南庄乡小东河山区购置了七千余平方米的土地,营造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美境。经过11年的打造,这里成为一个以教育文化唯美为诉求的休闲度假农场。
在虫鸣鸟叫声中悠闲地点一杯咖啡、来一份松饼,倚着窗台看绿头鸭在池中悠游,叫人心身都轻盈起来……
饕餮“客家餐”
客家美食是台湾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由于200多年前客家人比闽南人较晚登陆台湾,一些靠海边的平原耕地都已成了闽南人的地头,客家人只好走到山上定居。因此,客家人生活勤劳节俭,习惯将蔬菜腌晒留待日后食用,一般菜式都较油腻以补充体力,所以传统客家菜多以“咸、香、肥”为饮食特色。
近年来,随着台湾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客家饮食也与时俱变,在追溯传统、努力保持食物原味、秉持朴实风格、擅用香料与蘸酱、做风味独特的酱渍食品的同时,也敞开胸怀,广纳各地饮食风味,在多次客家创意美食大赛的推动下,把握了现代人的健康饮食需求,因而近年来,客家风味重新受到肯定。
苗栗县是台湾“客家餐”代表之一。在胜兴车站旁约30米,有一家拥有三家分店、以客家菜肴闻名的“胜兴客栈”。这里“点播率”比较高的菜品,有梅干扣肉、姜丝大肠、白玉三宝、客家小炒、客家小封、福菜苦瓜汤等,一桌约1000-3000元新台币。
胜兴客栈还提供不可不尝的客家伴手礼。譬如米糕类、甜粄类、咸粄类及麻糬类的客家手工米食,有红豆、艾草、抹茶等十多种口味。芋头香米糕是双层糯米糕,中间夹着芋头蓉,入口甜度刚好,并散发出黄糖的香甜;黑糖发糕则以米浆制成,蒸熟后口感香韧软糯。
此外,遵循老奶奶独家配方的“阿嬷的酱菜”,以纯自然发酵酿造方式制作,有礼盒包装,送礼自用皆宜。
在我们一路的客家风情游里,总会与纯白桐花相遇,让人想起台湾偶像剧《福气又安康》里主人公邂逅在桐花树下的浪漫场景。
原来,油桐花是北台湾客家庄的守护神。每到四、五月春夏之交,阳春飘雪的客家桐花美丽盛开,雪白的五瓣娇美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树树地绽放开来。微风轻拂,漫山遍野的桐花旋舞而下,犹如纷飞的白雪,如诗如画,也正因此,桐花又被称为“五月雪”。许多游客都会在桐花翩然飘落的季节,踏上布满油桐花的白色小径,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在山间农舍寻访一份诗意与浪漫。
桐花更被赋予了丰富的感情与蕴涵。2002年,苗栗举办了首届客家桐花祭。苗栗刘政鸿县长最推荐的就是全台湾最盛大的美丽花季“油桐花祭”中的一个浪漫环节——桐花婚礼。他还有个心愿——就是邀约大陆的新人来参加难忘的桐花婚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