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喀什的街道上,满眼的维吾尔族人,汉族人才是真正的少数,这里维吾尔族占了80%。有句话“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指的就是喀什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喀什,普通话水平比较好的群体是出租车司机。从机场出来坐上一辆的士,维族司机木尔尕将维族民间音乐《十二木卡姆》的音量调了调。木尔尕是两名中学生的父亲,18岁的大儿子是一名高考生,他说自己正在攒儿子上大学的费用。喀什的出租车司机收入并不比北京的低,“除去近千元的管理费、保险费等费用外,每月能有3000多块”。后来了解到,这比当地的普通公务员收入高出一截,在喀什买一平米房子还有余。
艾提尕尔广场上玩耍的小孩
相比喀什近几年的变化,木尔尕更看好未来的发展:“很快喀什将迎来新的政策机遇,届时我们发财的机会将更多,人们生活水平也会有较大提高。”时刻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在这点,维族司机并不输于北京“的哥”。
木尔尕推荐了老城区,说是第一次来喀什的人都喜欢去那里转转。
改造中的老城区
喀什是“喀什噶尔”简称,意为玉石般的地方。早在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时,即为西域36国之一,称“疏勒国”,也是唐代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镇,是古丝绸南北中三路的交会处。
喀什市老城区风貌
经过多年的风云变幻,历史留给喀什的是方圆4.2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占据了喀什市区1/5的面积。在老城区居住有12万多人,人口密度超过上海。老城赋予喀什古老、神秘、遥远的意蕴。
走进亚瓦格街道托尔亚瓦格社区,这里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拆迁改造,有原地原样复建的特色民居,有尚未拆迁的土坯房。就老城区改造而言,多年来,存在诸多反对声音,拆迁改造进展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