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世博会上,苏州作为“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范本成功入选城市最佳实践区。而平江历史街区作为苏州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如同苏州古城保护的一个缩影,被誉为“苏州古城保护的样本”。平江历史街区总规划师阮仪三说:“中国的古城保护,要看苏州;苏州的街区保护,要看平江路。”
2005年,平江历史街区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教科文组织评价说:“该项目是城市复兴的一个范例,在历史风貌保护、社会结构维护、实施操作模式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证明了历史街区是可以走向永续发展的。”
先有平江路 后有苏州城
从苏州最热闹的观前街,穿过一条短短的窄巷,就到了平江路。
苏州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建城,迄今已有2500多年。苏州人说,“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可见这条路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作为苏州最古老的街道,平江路全长1606米,因紧邻的平江河而得名。与其说它是一条路,不如说是一个街区: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占地116.5公顷,集中了城内最密集的河道、桥梁和水巷。
若与南宋苏州知府李寿朋1229年绘制的《平江府图》相比照,会发现这里依然保留着800年前的布局——平江路、平江河构成了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胡厢使桥、唐家桥、朱马交桥、通利桥、众安桥、雪糕桥等桥名从当时沿用至今。
在这一街区里,不但有许多古桥、古井、古牌坊、古城墙等遗址,还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耦园”、9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顾颉刚、洪钧、叶圣陶等人的故居。
1986年,在国务院批准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平江历史街区被列为绝对保护区。之后,苏州政府多次委托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专业机构,对平江街区进行研究和规划设计,希望在时机成熟时改变平江路的面貌。
2002年,为了迎接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苏州政府决定启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成立了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实施,并邀请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建筑系的阮仪三教授担任总规划师进行把关。
多年来,苏州在平江街区的保护上一直很审慎,使得其中的建筑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并且在维护原有街巷格局的基础上,完善了街区的建设和公共设施,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了对古城保护性的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