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不下雨的日子
2010-05-26 14:28 作者:文◇本刊记者 张学英

倍受重视的部门

“我们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受关注。”马关县年轻的气象局局长黄一珊说。

他现在每天都要向相关农业部门和林业部门以及州气象部门汇报县属各乡镇的天气观测数据,而且是24小时不间断,“我们这里全部人员一共9个人,从去年12月以来,熬夜加班已经是经常的事了。”观测到可能有突发性的恶劣天气,他们要及时向上级气象部门汇报,研究确认;遇到森林火险等级高的天气,他们还要发布预警信息。“现在这里太旱了,一个小火苗就能引起整片森林大火。”黄一珊说。他的话不是危言耸听。就在4月12日的夜里,马关县附近的山林发生了火灾。

事实上,相对于州一级的气象部门来说,县气象站的作用更像是一个观测站,“我们的气象观测设备的配备非常先进,但是在人员的配备上还是有差距,我们这里拥有专业预报资格的人很少。”黄一珊说。他们只是进行简单的气象数据汇总,而不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判定。

虽如此,人们还是给予他们信任和重视,“以前在街上遇到熟人,见面只是打招呼,现在就会主动走过来问问近来天气情况,何时会下雨。”黄一珊说。

马关气象局在旱灾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人工降雨。这里通常采用发射火箭弹的方式,比起飞机和高炮作业方式,火箭弹更适合低空。县气象局原只有一部实施人工降雨的作业车,由于旱情的严重,州里又新给配了一辆车,更多的火箭弹、炮架,以及相应的资金,这让黄一珊很高兴。

不过,州里同时要求每个县的人工降雨点作业点要增加到3至4个,同时扩大人工增雨的范围,这让黄一珊很为难。毕竟他们只有两部车,那么只能要求他的同事们追着云跑,“其实,这么做很容易出危险,因为这里山路弯多而且都是急拐弯,路又陡、窄。”

除了危险还有辛苦,“我们的同事,都是要提前十几个小时在增雨点守候。因为天气变化无常,空等是经常的事,而有的时候还要连续等待。”黄一珊说。为了增雨作业的顺利进行,每辆车按标准要配备3个人,对于人员明显不足的县气象局来说也是个难题。

旱灾中的新工作

毕业后就职于西畴县工商局的李季现在的新工作是山格拉村的管水员。他负责登记到山格拉村水源点运水车辆的状况。从4月7日上任以来,李季已经登记了50多页纸,每张纸上都会标有水源点、拉水车的车牌号,水将被运往哪里,取水总量等等。“每天会有十五六辆运水车过来,每车来,我都会填两张表,一张给运水司机,一张我存底。两张表,将来都交给县政府,经核对后,政府才会把运水的补贴发给运水司机。”

 
送水到户减轻了旱区老弱病残的负担

从4月开始,为了保障运送给村民的饮用水质量并对水源进行实时监控,管水员的工作应运而生。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