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还有不少好的建议。如发展电动汽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保护好国家的育种基地,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大部分进口,要加强自主创新。长江黄金水道的关键是‘畅中游’。既然有造船振兴计划,也应该有航运振兴计划。可以按船只的排碳量收税。要像发展节能工程一样,建设节水工程。”3月7日中午,参加今年中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迫不及待地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分享两会心得。截至7日,他的新浪微博的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30818人。
漫画:门户网抢织“围脖”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在香港及台湾一般被称为微网志,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最近新兴起的一个web2.0表现形式,一般长度为百余字(目前新浪为140字,网易163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即时发布和接收消息。
像叶青这样通过微博这个实时传播平台热议两会信息的两会代表和媒体记者,在新浪微博上并不鲜见。
“一直在想今天节目该用什么标题,想了一个,‘两会热议蜗居滋味’,怎么样?听听大家的意见?”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在微博里征询意见。半个小时不到,已有上百人为她出谋划策。
在叶青和王小丫们分享两会心得的同时,新浪微博上关于“两会”的话题已经接近9万条,排在热门话题榜的第二名。通过微博议政问政,成了今年两会的新风潮。
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
微博模式起源于美国的社交网站Twitter。“Twitter”音译成中文是“推特”,英文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
2006年,blogger.com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微博服务。最初,这项服务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当年年底,Obvious对服务进行了升级,用户无需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就可以通过即时信息服务和个性化Twitter网站接收和发送信息。所有的Twitter消息都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之内,它因此被称作“一句话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