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桥梁
位于太子港西南部佩森威尔区的大山里的孤儿院,是中国驻海地维和警队的定点帮助对象。去年圣诞节,在地震中牺牲的第七支海地维和警队队长赵化宇带队到孤儿院慰问孤儿。“我们一起到这里,给小朋友们送玩具和食品,”他的队友王立强回忆说,“赵队长当时对我说,‘这个地方很偏僻,远离闹市区,我们以后一定要每个月都过来看看他们’。”震后,由于受交通限制,孤儿院未获得任何救助。1月23日,中国驻海地维和警队队员们为他们送去了救援物资,缓解了孤儿院的燃眉之急。
中国防暴队员在维持物资发放点秩序
在维护地区和平的同时,维和警察防暴队还服务海地民众,他们开展扶贫助学、扶危济困等亲民爱民活动:送生病老人就医、送迷途小孩回家、为路边临产孕妇警戒、向无助儿童发放食品等。
为增进海地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维和警察防暴队通过开展“警营开放日”、学校义务劳动、捐赠学习用品,举办中华文化武术培训班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在营区开设中文培训班等办法,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奠定了中海两国人民交往的感情基础。海地政府总理米歇尔赞扬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是海中两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友好桥梁”。
卓越贡献
“迎着战火的硝烟飞越万水千山,中国蓝盔誓让国旗更加鲜艳……”中国赴海地第七支维和防暴队的队歌《硝烟中的橄榄·和平的剑》,反映了中国维和人员维护世界和平、誓为祖国争光的决心。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中国在维和方面“表现卓著”。“中国是联合国最重要的会员国之一,无论是资金还是维和人员,中国都是贡献排名居前10位的国家之一。”
2009年3月6日,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举行隆重授勋仪式,向中国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全体队员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坚守(中国防暴队员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中心城区警戒)
联合国秘书长先后3次、海地总统先后2次接见了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海地政府总理先后2次、80多位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高官及25名外国将军政要先后130余次访问中国防暴队。“公安边防部队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能打大仗、敢打硬仗、勇打胜仗,为维护海地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政委傅宏裕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