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青海玉树震区少数民族文物亟需抢救和修复
2010-04-29 13:40 文章来源:新华网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日前发出玉树震区民族文物抢救和修复的倡议书。

倡议书说,玉树藏族自治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文化遗产集中地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厚,此次地震给众多全国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寺庙等不可移动的文物,几乎100%受损。据最新统计数据,玉树州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261处,各类藏传佛教寺院192座,其中青铜时代的地下文物遗存30余处。在地震中,新寨嘉那嘛呢的佛塔、护法殿堂等附属建筑倒塌,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和勒巴沟摩崖石刻、藏娘佛塔及桑周寺等损害严重,禅古寺近乎坍塌,结古寺几成危房。嘎然寺、原江南县政府旧址、当旦石经墙等受损严重。

倡议书说,玉树众多文物多与藏传佛教有关,如东仓家族收藏的《大藏经》距今一千余年,被称为藏族百科全书,新寨嘉那嘛呢堆由25亿多块嘛呢石堆积而成,堪称“世界第一大嘛呢堆”,之前曾多次申报世界遗产。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文物资源,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更与藏族居民的信仰与生活息息相关。

倡议书联合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议海内外关心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事业的个人和团体积极提供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推进玉树灾区少数民族文物、文化遗产和古建筑遗址的抢救性修缮和保护工作,尤其是推动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寺庙文物区重建工作。

二、倡议在震后灾区,积极进行民族文物知识的普及宣传,号召灾区人民在抗震救灾的同时,积极参与保护少数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无论何时何地,不盗窃、哄抢、私分、非法占有,凡发现文物面临被毁、被盗危险的,要立即制止。

三、倡议集中全国最优秀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队伍和科技力量,深入灾区进行民族文物的调查和抢救征集工作,为灾后少数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修复做好科学规划及学术、学科研究工作。研究此次地震对少数民族文物造成的各种损害,为我国突发性自然灾害条件下的少数民族文物和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抢救提供一系列的科技援助。

四、受灾地方政府在重建中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和全局意识充分认识到对少数民族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民族聚集地的灾后重建工作既要保护、延续、传承其历史文物、文化遗产和古建筑遗址风貌,又要着眼于长远,进行高标准、高起点的科学规划。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