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生的刘曼文
不同于石兰的春光明媚,女画家刘曼文(1962-)的画笔下更多的是对人生无奈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索。
《平淡人生》 刘曼文作品
刘曼文生长在哈尔滨,一个俄罗斯文化积淀甚深的北方城市。她自幼学西画,在20多岁时就以抒情的北方风景油画作品赢得了美术界的认可。
90年代以后,随着画家生活阅历的增长,刘曼文开始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她找到了两个女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道具来组成她的图式:一个是镜子,另一个就是“面膜”。她的系列作品《平淡人生》主要就是以在镜子里面看到的涂着白色面膜的中年女人为主要内容。她的作品多取材于自己及身边的知识分子,反映他们在家庭中的真实状态、他们对人生的思考。
《平淡人生》是由十七幅油画组成的系列,描绘画家自己和她的朋友们的家庭。其中五幅描绘她自己的生活——她与家庭的关系。画面上弥漫的是平淡、无奈有时甚至是茫然的情绪,也有质疑的提问——既对观众,也是对她自己。如《平淡人生》之四,选择浴室作为环境,利用镜子的反射来表现穿着浴衣显得孤立无助的自己和正在浴缸里戴着有色眼镜戏耍的儿子;《平淡人生》系列之十四,背景上方一个是关着一只鸟的鸟笼,另一方是流着水的龙头,正对着观众的画家涂着白色面膜的大大的脸上,露出暗红色的大眼圈和嘴唇……
有人评论说《平淡人生》系列就像镜子反射的现实,既客观,又具有观看者主观的感情色彩。“镜子”在生活中已变成了女人的另一双“眼睛”,女人不断地通过镜子来规范自己,也观察和要求他人。这也是画家通过画笔所要彰显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优雅静谧的高茜
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女画家高茜,以一幅工笔画《两面性》成名。她的作品既不能用山水、花鸟或者人物来归类,又不等同于西方的静物画。静物画里没有活生生的动物,可她的“静物”里却时常飞舞着一双双彩蝶。
高茜生长在南京,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接受了七年学院式的训练。在技法上,高茜表现出的素养是古典式的、学院式的文人画传统,她对宋代的绘画下过很大工夫深入研究,因此她的作品具有宋画的风范,画面空灵、开阔,线条如春蚕吐丝般严谨,但笔意中又显然透露出女性的纤细和娟秀。她的作品多绘有几何平直的桌上置有古瓷花瓶,瓶中蓬勃开放的鲜花与绕花扑翅的蜻蜓、蝴蝶,动静相谐。
《两面性》 高茜作品
再看她的一些作品的标题《若屐若梨》、《蝴思乱想》、《薇机四伏》等,处处体现着女画家细腻的情思和奇妙的构想,画面亦是如此,古意高雅洁白的梨花轻轻地依靠在现代感极强的高跟鞋上,既有传统的美感又有不落俗套的时尚元素,融精致细腻的传统工笔画的技法于有情节、有内容的意象表达,古、今、中、外在这里糅合得不露一丝痕迹,高茜看似轻而易举地就树立了自己的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