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中国的女画家
2010-04-27 10:41 作者:吴冰

才高命薄的潘玉良

20世纪30年代走红的女画家潘玉良(1889-1977)被称为“一代画魂”,但她一生坎坷,到死还为曾做过妓女所累。

 
潘玉良自画像

潘玉良16岁被卖到妓院成了雏妓。后来她与官员潘赞化邂逅,成为潘赞化的二房夫人。在潘赞化的帮助下,潘玉良1918年考进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国立美术专科学校留学。1928年,潘玉良学成回国,先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任西画教授。此时的潘玉良已是知名画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但仍不能被潘赞化的大夫人所接受,而且多次戳她出身低贱的痛处。潘玉良不堪其辱,再次寓居巴黎。在巴黎她坚持中西画的研究及雕塑创作,以卖画维持生计,一度生活窘困,最终客死异国他乡。20世纪60年代,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收藏了她的油画作品,她成为中国第一个作品进入卢浮宫的画家。

潘玉良的油画作品融合中西,色彩线条互相依存,用笔俊逸洒脱,气韵生动,赋色浓艳,雍容华贵,别有趣味。作为外国人眼中有艺术天分的中国人,她的作品曾多次入选法国具有代表性的沙龙展览,并在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国举办过个人画展,曾荣获法国金像奖、比利时金质奖章等20多个奖项。她的一生共留给世人2000多件艺术作品。

自从以潘玉良为题材的小说问世以后,这位女画家一度成为中国银幕和荧屏的热门人物。

春光明媚的石兰

当代的女性画家不仅在数量上多,而且在艺术风格上也是百花齐放。

20世纪50年代末,石兰出生于东部省份安徽。尽管石兰出身书香世家,但父母并不支持她学画,因为当个优秀的工人是那个时代的风尚。石兰没有顺从父母之命,暗地里在绘画上下了苦工夫,很快她在家乡小有名气。后来她北上京城遍访名师,拜在著名画家郭怡孮的门下。

 
《南国风》 石兰作品

春光明媚是石兰的性格也是她作品的主题。为求表现得恰如其分,她接受导师的建议,深入云南西双版纳体验生活,那里的热带花卉长得鲜艳欲滴、蓬蓬勃勃;而且那里四季如春,正是她要表现的意境。她发挥热带花卉色彩鲜艳的优势,突出色块之间的对比,尽量淡化细节。她的作品特别适合放在较大的厅堂,近看洋洋洒洒,远看效果强烈震撼。

2007年10月,石兰前往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作为期三个月的艺术交流访问,并在国际艺术城举办了为期10天的中国花鸟画展,其作品鲜明的民族风格受到各国艺术家的关注和业界人士的好评。

2009年,石兰又历经了一次美国之行。加利福尼亚明朗的太阳,辽阔的原野和鲜艳的花丛,都激发着她的创作激情。9月份,她的个人画展在硅谷亚洲艺术中开幕,还没布置完展览就有很多美国朋友抢购作品。一位中文名字叫舒建华的美术评论家说:“石兰的作品风格具有韧性和灵气难得的兼备。色彩华丽,高贵典雅,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

石兰认为心不轻松就看不到美,她说:“人不应该总是关注生活的阴暗处,在哪里你就尽情的享受哪里独特的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