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红帮裁缝江继明:让学生不再靠偷学成才
2010-04-27 10:03 作者:本刊记者 龚寒

红帮裁缝,指的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在上海专门做西服的手艺人,因为给“红毛”的老外做衣服而得名。在红帮裁缝160多年的发展史上,不但诞生了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第一套中山装和第一本西服著作,而且名店、名师众多,留下了许多佳话。

新中国成立前,红帮裁缝深受上流社会的青睐。蒋介石和宋美龄举行婚礼的礼服、李宗仁当选国民政府副总统的燕尾服、京剧大师梅兰芳出国演出的西服,都找有名的红帮裁缝定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四代领导人、外交部外派人员、外国驻华使者的服装也有许多出自红帮裁缝之手。

但让人惋惜的是,红帮裁缝“师傅带徒弟,概不外传”的封闭传承方式,让它也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据了解,目前分布在全国及海外的老一辈“红帮裁缝”不足100人。

 
江继明(左)当学徒时与两位师兄的合影

今年75岁的江继明是红帮裁缝的第六代传人,个子不高、背有些微驼的他已和红帮手艺结缘60多年。在他看来,红帮手艺的精髓,是让人显得有气质。“但如今机械化了,这门手艺快没有了”,他说,“可手工要是好,其实比机器做的好得多。”

“小裁缝,小瘪三”

1947年,13岁的江继明怀揣着“学裁缝挣大钱,让妈妈享福”的想法,在外婆的带领下去了上海,希望能够成为一名西服店的学徒。

由于他个子矮小,西服店老板对他很不满意:“个子这么小,连桌子都够不到,学什么裁缝?”外婆连忙在旁边一个劲儿地为外孙说好话:“继明人虽矮,但还是蛮活络的。”

或许是“活络”二字打动了精明的老板,在延长一年学徒期的前提下,江继明得以留下。

学徒生活很苦,大多数时间是在做饭、带孩子、做夜工,常常要到夜里一两点才能回去睡觉。但慢慢地,江继明发现自己喜欢裁缝这一行,而当时裁缝的低下的社会地位,也让他决心发奋。



1   2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