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的主人是中国18世纪末的一个银行家。这个门楼有点特殊,建成了一个亭子状。这和他的用途有关。亭子两侧的地下是银库,建成一个亭子状,为的是仆人方便看守银库和休息。
文庙就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一方面供奉着先师孔子,一方面做学校用,有学生也有老师在这里讲学。这是平遥文庙里的一个门楼,这门楼精致秀气,门前趴着的神兽叫鳌,竖着的石头上,刻着红色的两个汉字“鳌头”。中国有个成语叫“独占鳌头”,意思是考试或比赛时得到了第一。把鳌放在这里,叫学生摸一摸,为的是讨个吉利。
过去家境一般的人家,钱少,门楼也就修得不大漂亮,寻常人家嘛,也就这样了。门两边的红字条,在中国叫楹联。楹联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游戏,它要求:左右对称,字一样多,词儿一样多,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还要讲究音韵。讲究的门楼一般是嵌于柱子或是门上,大多集贤哲古训,古今名句,有的歌颂山川之美,有的写处世之学。渠半城家里的大门上书门联:千秋事业原非易;万代根基由来深。此联很有感慨,既叹持家不易,又感慨商业之艰。如今,中国只在春节贴对联,叫春联,图个喜气。
今天的中国人盖房已经不大讲究门楼了,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崇尚实际、不慕奢华,已成生活主流。不过你看这家人,房建在路北侧,门依然开在东南角上,这还是符合旧时的老规矩,门楼虽不大讲究了,可是大模样还在,大致还是遵循着旧时的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