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做了许多功课,看了许多文章和照片,但是见到孟禄丁的时候还是很意外:人比照片看上去年轻很多,棒球帽、紫色T恤、时尚的眼镜,左耳带着银色耳环,讲话的时候很温和,既不张扬也不沉郁,简单而随性。
不能以中国的意象去理解抽象
按照很多中国人的理解,抽象就是意象,比如从风景里把它抽取,变形和模糊,画成一种似乎有风景似乎又没有的意象画。对此,孟禄丁认为:“大家很容易拿中国的意象去理解抽象,这是不对的。抽象绘画是西方的东西,是有逻辑的。抽象绘画就是画面本身,它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真实。我从不去想我的抽象是东方的,我自己从不主动用东方的某些哲学去解释,从不和东方的某些符号性东西相连。”在他看来,抽象是排斥具象、意向的,抽象是表达内心的东西,从画面上是可以感悟到的。孟禄丁同时认为,中国人的抽象绘画,肯定会有一些中国性的东西在里面。中国人看待世界的观念肯定和西方人不一样,表达对世界的感悟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西方人容易在感性和理性间走两级,中国人不一样,很少走极端,而就是居中、中庸、包容两极,这种包容产生一种内在张力,一种平衡和秩序感。“中国性”不只是书法、墨和宣纸这样的看得清模得到的东西,它还沉积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命状态里。像中国的建筑,都是有秩序的,如故宫的格局,有中心感,这就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一种观念,这就是中国性。
孟禄丁在画室
西方的抽象从毕加索时期就有了,之后就是欧洲的抽象,然后就是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欧洲的抽象是在传统的画面里抽掉了具象,而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则打破了欧洲传统对视觉空间结构的认识,更行为化、更符号化,如波洛克的作品。中国的抽象要找到中国自己的一种语言方式来表述,一种中国人的观察和思考世界的角度,这些所反映的中国人的状态是不同于西方的,是艺术要表达的深层的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