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人物
王国安:在两岸复制成功
2010-02-10 10:35 作者:张桦

“那天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充盈耳际的几乎全是‘恭喜’二字。”回忆起获悉台湾中华两岸连锁协会的永和豆浆、两岸咖啡、85度C、“老董”牛肉面等多个连锁品牌获准入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消息的情形,51岁的王国安仿佛又回到当时的“欣喜雀跃”。一想到两岸著名品牌将在世博会上一同亮相,身为台湾中华两岸连锁协会理事长的王国安庆幸自己躬逢盛世,“实实在在感觉到作为中国人的荣光与自豪。”

 
王国安

善学之“王”

王国安的父亲是国民党老兵,1949年从山东到台湾,因为没有读过什么书,退伍后就失业了。在贫寒家境中成长的王国安很小就开始打工以贴补家用。“从10岁起,我就开始了打工生涯。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是台湾最早的一批洗车工,每个礼拜六洗上12个小时的车子只能挣到1元钱。”高中毕业后,王国安开始做英语教材的推销员,但是他的艰辛努力并没有让家里的境遇有太大的改观。偶然读到的一段话点化了他:上帝创造人类是不公平的,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些人是富豪,有些人是佃农。但是上帝给了人一样东西去平衡了所有的不公平,这就是“时间”——每个人都有相同的24小时。“这段话给了我人生好大的鼓励。只要善用时间,资质平庸的人也可以成相、成将”。此后,王国安除了8小时睡眠之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工作。

王国安不仅积累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家长们在孩子教育上的急切愿望和巨大的投资力。加之当时留学在台湾正形成气候,这一切让王国安看到了英文教育的巨大市场。1986年,王国安与朋友共同创办了台北第一家儿童英语学校——Kid Castle(即“吉的堡”),与此同时,他首创了台湾儿童教育市场连锁加盟的模式,从此,他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壮大。

在大陆发现“新大陆”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随着台商投资大陆的浪潮,我也开始了大陆之旅。”王国安说。与当时的台商大多投资制造业不同,王国安带来的是英语教育。

在上海台办的协助下,王国安考察了一个少儿英语培训班。那天晚上非常冷,在室外等候的家长们一边用手擦着玻璃上的雾气,一边探头张望着室内孩子们的表现。“几十个孩子在里面上课,几十个家长就在外面隔着窗户看。”孩子们充满活力的诵读声从教室里传出来,月光下,“我看到了一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画面。”这个画面令王国安动容,“我不仅读到了中国人崇尚知识、勤奋进取的精神,还读到了改革开放后的大陆未来发展的前景。”

尽管王国安认为,英文教育不该是朗诵,应该是对话;英语培训班的学费一个小时仅仅五毛钱,无论是产品、还是消费力都明显不成熟。“但是,正因此才最具市场潜力,机会在未来。”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