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海外的春节故事
2010-02-10 10:19 作者:蔡莹 孙超

据了解,近些年美国很重视中国的春节。继春节在2003年成为纽约市法定节日后,纽约州也于2004年将这一天定为全州的法定节日。可见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越来越高了。像藤藤这样的“第二代”华侨国外不算少数。大部分人对中国的感情已经很淡了。而春节文化,恰恰是给了这些“二代华侨”们一个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机会。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和影响力的逐渐提高,在国际上各种外事活动的增多,相信会有更多的“二代华侨”们喜欢中国,愿意回到中国。

将春节过的有滋有味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我在异乡深刻体会到的。”今年27岁的Tony,从上海来到爱尔兰南部的沃特福德市求学已经3年了,也在这里度过了3次春节。“这里的华人不多,过年的时候跟平时一样,学校里还有课,几乎没有过年的气氛。”Tony失望地说,特别是在爱尔兰度过的第一年春节,自己独自一人,周围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家里唯一的食品就是方便面。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心情很郁闷,家人关切的问候反而倍添了那种孤独。

不过,到了第二年,这样的情况开始有所好转。Tony说,他陆续结交了一些朋友,在他居住地附近,也搬来了一些和他年龄相仿,背景相似的中国留学生。所以到快过年的时候,大家就自发地聚在一块儿,搞一些庆祝活动,比如唱歌、互写新年贺卡等。那一次,Tony才开始感受到了一些过年的气氛。

“其实在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特别是华人聚集区,那里的过年气氛非常浓。”这是Tony在去年春节,和几个中国朋友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到都柏林逛了一圈以后才感受到的。“春节期间,都柏林市政厅门前的巨大旗杆和市中心的主要干道上,都插满了醒目的、印有12生肖图案的中国新年彩旗,华人街上也有一些舞龙舞狮的队伍和买年货的小贩。” Tony说,在这,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春节气氛,而且还买回了一些鞭炮、春联、小红灯笼等传统年货,给自己的小窝增加一些喜庆。

去年春节的年夜饭,让Tony很难忘。他饶有兴致地说,过年吃饺子是中国的传统,没有父母在身边,我们也想出一些妙招,自己动手包饺子,不仅填饱了肚子,而且还在一块儿分工合作中找到了不少乐趣。

 
唐人街舞狮

“包饺子的过程,对于我们这些80后的孩子来说的确不简单。”Tony说,大家从和面开始就显得很狼狈,面粉和的到处都是,揉了半天,面团不是太干就是太软;肉馅剁起来也特别费劲。一个个困难被克服后,接下来的工作也越来越顺手,大家的创意才能被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有的女生在包好的饺子上印出一个个心的形状;有的拼成了“年 ”的字样。

Tony高兴地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吃了一顿十分可口的“年夜大餐”。这些聚会的场景被大家拍成照片,通过网络传给了在中国的家人,让家里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同时也请他们放心,没有父母在身边,远在异国他乡的孩子们也可以将春节过的有滋有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