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海外的春节故事
2010-02-10 10:19 作者:蔡莹 孙超

多年的海外生活,虽然使不少华侨华人改变了生活方式,但对中国人传统的习俗却未曾丢掉。当国内的人们时不时发出“年味淡了”的感叹时,春节,却在海外被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们过得有模有样,别有一番情趣。

春节,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对春节的记忆完全是父母给的。”今年21岁的美籍华人藤藤操着一口比较流利的普通话说,她的父母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中国来到美国的,她从小在芝加哥长大,接受的完全是美式教育。

“虽然我的父母身在美国,但很多中国的传统风俗还一直保留着。”藤藤津津乐道地说,过年祭拜祖先、贴春联、贴福字、包饺子、炸春卷、吃年夜饭,这些环节一个都不能少。餐桌上的菜肴也很有讲究,有炒青菜,据说吃了“亲亲热热”;有炒黄豆芽,因为豆芽形似“如意”,吃了会“万事如意”;还有鱼,叫“年年有余”,但不能把鱼吃光,这叫做“吃剩有鱼”。它是寓意在新的一年中,家里会“吃剩有余”、“美满如意”。除夕夜,父母还会给她发红包,教她说几句中国吉利话。

 
在伦敦举行的中国农历新年庆祝活动

以前,藤藤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此,但是,后来她对中国及中国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这源于一次过春节的经历。她回忆说,有一年春节,她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场春节文艺汇演,那是她第一次全面接触中国文化。晚会表演的节目有优美的中国古典舞、悦耳动听的古筝演奏、还有十来位美国学生共同演唱的中国民歌、穿着唐装的美国人用英文说的中国传统相声等。“节目简直太美妙了!”至今藤藤还赞叹不已。

“对了,还有‘Peking Opera’(京剧),看着挺复杂的,我没有听懂。”藤藤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她说,没想到中国文化竟然那么有意思,而且很多美国同学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这让她感到既惊讶又自豪。

看完那次演出后,藤藤就决定好好学中文,了解更多更深的中国文化。藤藤说她已经读过几本中国文学作品,她很喜欢韩寒的书,很有趣。

“明年的春节,我会和父母一起回国祭祖。”藤藤充满期待地说,通过图书和网络,她知道了中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回去后,一定要好好玩一玩,看一看。



1   2   3   4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