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民族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专访台湾原住民出版社社长根志优
2010-02-10 09:47 作者:龚寒

今日中国:您认为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根志优:这个核心是怎么与大自然共处。台湾四面环海,一年有多少风灾?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能够在大自然里边生活得那么好?我小时候在山上住那么久,也没有见过我们的房屋垮了,也没有看到后山土石流,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鲁凯族头目参观展览

今日中国您所说的“生活智慧”是否就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界土著人日致词中提到的“传统知识、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生活方式”?

根志优:没错,只是引述的中文不同而已。现在讲求环保的生活哲学,其实就是非常符合原住民的哲学--人如何跟大自然相处。我从小就是这样的教育中长大。我非常幸福,既有爷爷给我的传统的民族教育,也接受现代的教育。在自己身上,我发现二者结合不是难事。身为长者、父母者和推动政策的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今日中国:你怎么评价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根志优:四百多年来,真正在台湾设立专门负责文化保存的单位(台湾原住民委员会)也就是这十一二年。这些年来,也有许多很好的政策在推动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但由于常常没有专款专用,效果并不明显。

马英九上台后推的第一个原住民政策,就是民族自治。这是所有台湾原住民期待的,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以自治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族群。我们很期待这个政策的落实,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己来规划我们想要做的,现在很多政策不是我们想要的。

今日中国:您如何评价台湾少数民族群体?

根志优:台湾自有外来政权以来,好像从来没有心真正对待过原住民,觉得我们是落后的民族、是蕃人,不是掠夺就是伤害。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想要我们的土地就抢,抢不了就打就杀,这在历史上都非常清楚。

很多台湾学者都想写一本台湾史,但到最后都写不完。因为假如站在汉族的立场来写,会发现原住民是台湾最早的居民的事实无法改变,台湾的一切都是跟原住民有关的,而他们却是被侵略、被伤害的。很多学者朋友告诉我,他们写到最后会不断自问:怎么会这样?完全没有把这些民族当人在看待。

 
两岸的台湾少数民族同胞手牵手共舞

今日中国:您也在书写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

根志优:当我在写《台湾原住民的历史变迁》时,时常自己都会掉眼泪,写到最后我不仅敬佩我们各个族群的祖先,我更要以身为原住民而骄傲,没有我们祖先这么坚守自己的家园和坚守民族的传统,我们可能早就在这个洪流中被完完全全同化掉了。我觉得每一位台湾原住民都要对长辈心怀敬意。当你对历史了解得越多,越会为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