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5分钟介绍下自己的民族
然而,下一代的情况或许并不像这位布农族长老所想的那么乐观。根志优时常喜欢考考少数民族的孩子们,给他们5分钟,让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民族。让他忧虑的是,能做到的孩子并不多。
“每个人都应该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介绍出自己民族的特色,这样才够资格当这个民族的人。”根志优说。更让他感到忧虑的是,很多孩子对自己的文化不止是淡漠,而且感到自卑。“我们的孩子往往不够自信,因为社会上还有很多人看不起原住民。这种自卑感往往让孩子没有办法很好地融入社会。”
长期以来文化的边缘化和经济地位的低下,使台湾社会对少数民族有不少歧视和偏见。根志优说:“台湾整个社会对原住民的了解还是很肤浅的,并且还是有隔阂的,不认为我们和他们都是一样的。”虽然少数民族里也出了一些的各界的精英,但由于普遍教育水平不高,大部分人在城市里从事的是中下阶层的工作,其收入待遇也只有汉人的三分之一。近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劳动力的涌入,使得他们丧失了很多原有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加速了边缘化。
但在根志优看来,造成孩子们不自信的最大原因,在于不认识自己。“上一辈为了生活来到了都市,所以很多二十多岁的孩子都在都市长大,对自己的民族知之甚少。有些父母还会隐藏自己的身份,不让孩子来认识自己的民族。没有自我认同,怎么可能不感到自卑?”
为什么我们能生活在山里在海里
相比于那些不太认同自己民族的大人和孩子,幼时生活在大山里的根志优则没有这个困惑。
儿时在山上生活的日子,是他的美好记忆。每逢下雨,爷爷都让他到后山去把掉落的树枝或散落的石头捡到一边。爷爷说,因为下雨的时候雨水也走固定的水路,跟人的道路一样--如果石头挡到它,它就会改变方向,如果遇上松动的土石,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土石流。
而奶奶带着他上山劳作,在一亩地上一定会依据东西南北方位选择好几棵树,这几颗树是绝对不砍的,要留下来把泥土抓住,以免造成崩山。
根志优说:“这就是我们从小受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原住民能够生活在山里、在海里,这就是生活智慧。”
“这种教育在现有生活里边太少了,造成我们的孩子不认识自己。我之所以为自己是赛夏人而自豪,就是因为我很清楚这个民族的智慧。我今天做的这个工作,就是希望这14个族的历史文化能够为大家知道。我想,任何一个孩子只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所认识,就不仅会有自信心,更会充满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