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从贫困村到“花乡农居”
2010-02-09 10:43 作者:张曼

基诺族小姐妹的幸福生活

和千里之外的曾家姐妹一样,周晓婷、周晓乐这对基诺族小姐妹,这几年也见证了族乡的巨大变迁。

基诺族是1979年国务院确认的我国第56个民族,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2万人。新中国刚成立时,基诺族人还过着刀耕火种、刻竹结绳记事、采集和狩猎为生的原始生活。基诺山基诺族乡是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辖7个村村委会46个村民小组。晓婷和晓乐所在巴飘村,就是基诺族乡的辖区之一。

 
基诺族姑娘晓婷有了自己的健身器材和电脑

6年前,因为遭遇泥石流灾害,巴飘村整体搬迁重建到勐养公路旁,一个崭新的寨子于2004年3月竣工。晓婷和小乐也跟随父母搬到了位于新寨村口的新房里。

两姐妹家的干栏式楼房宽敞干净,分楼上楼下两层,下面是宽敞的客厅、储物间、卫生间和厨房,楼上则是卧室和大露台。

和17岁的姐姐小乐一样,16岁的晓婷也在景洪职业高中学习计算机管理专业。为了给两姐妹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父亲周腰还花了3000多元钱配置了一台电脑,装上了网线,每月网费80元。他甚至还为女儿购置了价格不菲的室内健身器材。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在山里的旧寨子生活时,巴飘村的村民们大多靠着原始耕种卫生,一年下来收入也只有上千元。整村异地搬迁重建后,村里逐步发展起橡胶、茶叶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今年全村种植各种经济作物达3279亩,比搬迁前增加了近2500亩,年人均纯收入达2528元。

走进巴飘村寨,再也难见到昔日原始生活的影子,村里通路、通电、通水,也通了广播电视、电话和网络,不少村民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整个寨子都是崭新的干栏式楼房。

尽管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周腰家的负担仍然不算重。因为她们所在的职业高中就读的书本费和学费都全免,每个月还额外补助75元。晓婷打算读完职高,再继续去读卫校,她的理想是当个医生。

和其他村民一样,两姐妹家也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人一年缴10元钱,家里7口人缴70元,但一年下来报销的钱超过了1500元。

2009年初,“家电下乡”政策开始向全国推广,除了之前推出的“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之外,本次家电下乡又新增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村里不少人添置了冰箱和洗衣机,两姐妹家则购置了一辆摩托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