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柞水的游客大多来自西安,高速公路未通之前,从西安开车翻越秦岭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柞水,且弯多路险,交通成了制约柞水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秦岭终南山隧道贯通后,西安到柞水行程不到一小时。柞水旅游业在通车后的第一个春节迎来旅游高峰。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西柞高速公路通车
柞水县旅游局副局长万维勤透露,隧道通车的第一年,柞水溶洞接待游客150万人,旅游收入达4亿元,是隧道通车前20年总和的5倍,占全县GDP的比例由原来的11%提高到37%,由旅游带动的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火爆。旅游业已成为柞水的经济支柱产业。
除了柞水,高速公路惠及的地区还有商洛市。西部开发十年结束了商洛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历史,使这里成为陕西高速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区。
“商洛的变化,说不过分的话,叫变化巨大。第一个就是基础设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是交通。”商洛市委书记魏增军说。
1997年,魏增军来商洛工作,那时没有高速,也没有铁路,堵车是正常现象。有一次,从西安到商洛堵了8小时。
“商洛的豆腐很好吃,当时想把豆腐卖到西安去,但交通成了最重要的问题,经常堵车,拉的豆腐在路上就坏了。现在,商洛的豆腐1小时就送到了西安的超市。”魏增军说。
交通的变化不仅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也给商洛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十年间,商洛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1倍,陕西省第一家循环经济园区——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已经进入全面建设期。
终南山隧道
随着高速公路的延伸,沿线农民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以种粮为主谋生方式正在改变。咸阳的苹果、宝鸡的辣椒、武功的大蒜、临潼的石榴和西红柿籽种以及沿线的蔬菜、肉、奶、蛋、禽等,通过高速公路源源运往省内外各地。一位老村长告诉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冯西宁:儿子儿媳在深圳打工,一年带回来的钱,还不如自己在家卖农副产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