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谷歌(Google) 自称遭受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袭击,表示可能完全退出中国市场。但相当多的媒体、公司、专业人士和公众质疑谷歌威胁退出中国的真实原因和目的。
作为世界搜索引擎行业的大公司,谷歌公开跟中国叫板,声称要退出拥有3.8亿网民的中国市场,自然会吸引各方面的注意力。
谷歌给出的直接理由是受到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攻击,但它并未提供这些攻击跟中国政府有直接关联的细节,倒是把话题引向中国限制网络言论自由,表示不愿再对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查等等。
非法的网络攻击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而中国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此次攻击并非出自中国大陆。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12日说,据研究中国网络战能力的专家詹姆斯•马尔文农介绍,攻击来自台湾的网址。而台湾与大陆对立。谷歌完全是借题发挥。
至于所谓内容审查,实际上是过滤搜索结果中的违法和不良信息,世界各地都有类似做法,中国从美国和英国借鉴了很多经验。还是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12日说,谷歌在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时,同意对其网站上“内容不适”的搜索结果进行过滤。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月13日发表文章,引述加特纳证券公司谷歌问题首席分析家安德鲁斯的话说,谷歌提出中国的审查制度问题只是一个借口。
事实上,据法新社旧金山1月13日电,谷歌公司发言人加布里埃尔说,该公司自愿安装的在线搜索过滤器仍在运行,该公司仍在按照中国法律过滤网络搜索结果。
那么,谷歌为什么要退出中国呢?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月13日的文章认为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谷歌公司不愿意再勉强维持中国搜索引擎市场35%的份额,另一个是奥巴马政府现在试图利用谷歌这个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品牌作为其外交政策的试金石。该文章进一步解释说,谷歌要不就是想放弃占世界网络用户7%的中国用户,要不就是在美国政府默许支持的情况下把自己看作一个国家,在与任何一个邻国关系搞僵的情况下都可以扬言对其进行制裁。
俄罗斯媒体也注意到谷歌事件背后的政治因素。俄罗斯报纸网1月13日发表报道说,美国人积极插手了这起沸沸扬扬的风波。该报道引述俄罗斯财经咨询公司分析师缅科娃的评论:“谷歌是家美国公司,自然要奉行本国政府的利益。此次行动似乎早已跟政府达成默契:希拉里•克林顿介入此事的速度实在快得惊人。”
此外,有论者还提到另外几个因素:其一,“谷歌中国”网站去年多次被公开曝光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包括极其低级、丑陋的色情图片、视频和文字;其二,12.7%的中国网民将谷歌作为搜索网站的第一选择,77.2%网民将百度作为第一选择;其三,谷歌未经许可使用中国作家的作品,正面临侵犯中国作家著作权诉讼的尴尬。
我认为,这次谷歌拿网络攻击和内容审查来说事是失策的。不论谷歌是不是真要退出中国,也不论它将来会去哪个国家地区经营,遵守所在地法律都是起码要求。我想,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知道外国投资对中国的重要性,会尽力完善和健全包括法律在内的投资环境,但外国公司也应该知道,中国不会因为需要吸引外国投资,就放弃维护自己国家法律、民族文化和社会安全。
2010年1月16日
(原载本刊阿文版2010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