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最早上访的女人
2010-01-21 15:22 作者:唐书彪

她以缇萦救父的故事留名史册。她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上访的人,实际上她还是个孩子,但她以一个少女的胆识赢得了开明皇帝的怜惜,也以一个女子的举动颠覆了中国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因为她的缘故,一个施行了近2000年的酷刑得以废止。她不仅救了自己的父亲,也拯救了天下许多的人。

上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政治表达形式,也叫信访或来信来访,是指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政府反映冤情、民意,或官方工作瑕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等等。为处理相关事务,中国专门设立有国家信访局和信访办公室。

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涉及公民利益的纠纷,导致各地上访尤其是进京上访接连不断。去年,中国颁布新规,要求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派出接访组,到进京上访量比较大的省,就地就近受理督办有关问题。中国国家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此给予大量报道,老百姓也非常关注。

据媒体报道,从去年9月-11月,3个月内,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向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河南等5省(区)派出20个接访组,就地接待上访民众5000多人,受理案件1000余起,解决了一大批常年进京上访的老案。

此外,中国各地普遍设立了涉法涉诉救助资金,并积极协调有关方面,通过政府救助、社会救助、民间互助,帮助解决信访群众的实际困难。上访在中国可是有年头了。据我了解,最早的上访者是一个叫缇萦的小姑娘,事情发生在西汉的文帝时期(前179-前156在位)。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建树的皇帝之一,他和后来的景帝(前156-前140在位)一起开创了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缇萦是山东名医淳于意的女儿。这个淳于意靠替人治病出名,后来有机会做了县令却又辞掉官职,仍旧做医生。偏巧有一回,他没有治好一个大商人的妻子,被以庸医杀人的罪名告到官府。另有记载,说他因为不给当地地方首长治病,遭人诬告而获罪。总之,淳于意被地方官府判了“肉刑”。肉刑是中国古代酷刑,包括在脸上刺字、割去鼻子和砍去左脚或右脚三种。

因为淳于意做过官,按照律法他需要押解到当时的首都长安接受刑罚。淳于意有5个女儿,最小的叫缇萦。临行前,她们围在父亲身边哭得昏天黑地。看到孩子们痛苦的样子,淳于意不由得发出一声长叹:“女儿倒是生了好几个,到头来有点急难事情却谁也派不上用场。”

中国人骨子里面一向重男轻女,认为女子不如男子。男子顶门立户,传承家族血脉;女子在家靠父母,出嫁靠丈夫,始终处于依附地位。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在一些贫穷偏远落后的地区,人们总还是希望家里能够生男孩。

但2000多年前的小缇萦却不认为自己不如男子。她听了父亲的话,心下暗想:“为什么女儿就不能像男儿一样为父伸冤辩诬?”她下定决心,一定要陪父亲到长安,即使舍身丢命,也要救父免罪脱刑。

在古代中国,不允许女子抛头露面,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男人说了算。几千年延续下来,形成了中国家庭愿意生男孩子的习惯,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人的生育观念。

话说缇萦到了长安,想见汉文帝。看管皇宫大门的人不让她进,她只好写了一封信递上去。信上说:“我父亲做官的时候,山东人都说他是清官。这会儿犯了罪,被判肉刑。我不但替父亲伤心,也替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了脚就成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要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意给官府做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恳求皇上开恩!”

文帝看完缇萦的信,同意她的看法,也觉得肉刑不合理,就对大臣们说:“犯了罪的人,应当罚他,让他得到教训,重新做人。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了他的肢体,怎么能劝人为善呢?”

经过商议,文帝最终废除了中国实施近2000年的肉刑,这在中国是一次重大的法律变革。史载,淳于意免坐肉刑之后,在民间潜心行医,发展出一个有影响的医学流派,后来还受到文帝召见。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