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高了,治安好了,找工作容易了,政府给的补贴多了,肯听老百姓的意见了,不过赌场也多了,房价也高了。”谈起澳门回归十年来的变化,郑炳坤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一大串儿。59岁的郑炳坤是公共汽车司机,他的家在澳门美副将大马路的一幢公寓里,太太梁淑琴是一名制衣工。2004年胡锦涛主席曾到他家做客,夫妇二人与胡主席的合影至今还挂在客厅显眼的位置。
郑炳坤夫妇 图/刘建生
郑先生告诉记者,十年来最让他高兴的是儿子女儿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女儿当老师,儿子从内地大学毕业后,进入特区政府法务局工作。“过去像我们这样的澳门人想进葡澳政府当公务员非常不容易,现在是通过考试公平竞争。”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特区政府经济局局长苏添平介绍说,回归前,澳门连续4年经济负增长;回归后仅一年,澳门经济实现了5.7%的增长。之后,伴随着博彩业的开放,在博彩旅游业的带动下,澳门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06年以后,针对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结构性矛盾,特区政府开始将施政重心转向促进经济多元发展,致力打造综合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性商贸服务平台,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澳门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1999年至200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473亿元(澳门元,下同)增长到1718.7亿元;人均GDP由1.4万美元增长到3.9万美元;财政收入由169亿元增加到576亿元;澳门特区十年财政滚存累计(滚存即一年财政盈余)达到1000亿元;居民人均月工资收入中位数从4920元上升到8500元;居民存款由843亿元上升到1854亿元;失业率由6.5%下降到3%。
“澳门面积只有29.6平方公里,人口54万,是微型经济体,经过十年的推进,依旧是微型经济,但其总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杨允中分析说,这些年来,澳门是世界经济体特别是微型经济体中最活跃的,经济迅速而持续地增长,澳门已经从回归后一个平静的小城变成了世界上备受瞩目的城市之一。
澳门居民的幸福生活
随着回归后澳门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大增加,特区政府加大了在教育、文化、民生事务的投入。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资稳定增长,每年的增长在两位数以内。市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