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图片新闻
踏访台湾的博物馆
2009-11-03 16:14 作者:陈立宇(发自台北)

在这个昔日他父辈的果园,今日的王秀杞石雕公园中,映入访客眼帘的,既有或仰着或趴着安睡的婴儿、天真淘气尽情嬉戏的儿童,也有充满温情正在哺乳的母亲、背着孙子享受天伦之乐的阿嬷。孩子、母亲、祖母构成了公园“亲情系列”的主角。

眼前的生活就在石雕群像中:同心协力扛起巨石的农夫、果园边对着孩子们“讲古”的阿公、正在田里播种的青年农民……人物、田园、风光,都被王秀杞以石雕艺术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定格、融合在一起。如此真实动人的景象,也就难怪他有“草根石雕家”之誉了。

 
王秀杞的作品

王秀杞看上去约50多岁年纪,着旧时中国式的长衫,纽和钮扣都是用布做的,一看便知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微笑好像永远溢在他的脸上,乐观似乎就是他的天性。王秀杞把自己的快乐同时带给了他雕刻出来的人物,从婴儿、儿童、母亲到老人。

他的“天之娇子”系列,婴儿着实人见人爱,无论立卧俯仰,脸上总是流露出安祥、满足和天真烂漫的笑容,即便是睡在母亲怀里,嘴角也还是往上翘的。置身于公园中,令人不知不觉仿佛回到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疲累顿失,精神为之一振。

很显然,亲情和乡土是王秀杞创作的主题,快乐和纯真是他刻刀下人物性格的基调。

王秀杞说:“我有许多作品是在表现母亲哺育婴儿的感人景象,刻划孩童纯真的笑容和模样,希望通过作品展现母爱的光辉,童真的可爱,使人看到人本性善,原来有着纯洁美好的一面,因而在表达手法上,常常特别加强对婴孩天真无邪、洋溢着活泼笑容的脸部刻划,笑容是我在创作孩童形象上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让观众在欣赏我的作品时,感受到充满希望的氛围和有着愉悦的心情”。

当笔者告诉他确有这样的感受时,王秀杞笑得很开心。

用“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皆而有之来形容王秀杞应是恰切的,受过严格学院训练的他有着扎实过硬的雕刻功夫,得过台湾美展雕塑第一名,完全可以赶时髦去追求那些所谓高雅飘渺的艺术创作,但他却选择扎根于土生土长的农村乡土,与田园生活为偶,呼吸泥土气息。这使他的作品即使有抽象的一面,也不失根。高雅与世俗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王秀杞对于美,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朴实自然、清淡是纯美;热爱生活、认真生活是真美;真心诚意对人是善美。只有自己体会才能得真味。”这也是他的创作原则。

话题最后谈到未来的计划,王秀杞说,自己想法有许多,其中一个就是希望能到上海或北京举行作品展。“我近年多次去大陆,越来越感到两岸多进行文化交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在笔者看来,王秀杞的石雕公园就是一个台北市不在册、却名副其实将自然环境与艺术巧妙结合的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休闲的功能一个不少,也就难怪连廖咸浩局长也讲不清台北市究竟有多少博物馆了。



   上一页   1   2   3   4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