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新中国美术六十年
2009-11-03 16:19 作者:吴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宣传画、连环画、漫画等画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经典作品。华君武的漫画《科学分工》讽刺社会上过于繁冗的机构设置;连环画《三国演义》、《列宁在1918》、《鸡毛信》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在普及文学作品上功不可没。

水粉、水彩、漆画等小画种在建国60年里也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水彩、水粉本来是油画家练习色彩的辅助工具,近20年来不仅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还在各类美展中独占鳌头,产生了很多颇有影响的作品。

“枪声”之后的反思

在1989年2月举行的中国美术馆“89现代艺术大展”上,一位长发飘飘的少女面对她的装置艺术作品《对话》连开两枪,枪声震惊了全场。在展厅里,还有一位艺术家开始在画有许多里根头像的盆里洗脚;另一位艺术家则从一楼到三楼在几乎所有的作品前撒下避孕套;还有一位艺术家坐在二楼展厅的地上,头戴小帽,身披白纸,上面写着“孵蛋期间,拒绝理论,以免影响下一代”,身边散放着18个鸡蛋。美国《时代周刊》在封面文章中以“孵蛋、枪击、避孕套”为大标题报道了此次现代艺术展。

此次展览被认为是一次对现代艺术史上“八五新潮”的总结回顾。现代艺术家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感到普通的架上绘画(主要是油画)形式过于单一。起初他们只是用几何图形和一些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符号创作抽象绘画;继而把生活中的饮料瓶、火柴盒等粘贴在油画上增加表现力;后来就演化成用生活中的现成物按照表达观念的需要组合在一起的“装置艺术”。

年轻的艺术家们大量模仿西方的现代艺术形式,前卫艺术风潮在1985年前后达到了高峰。艺术史用“八五新潮”记录了那个充满理想而又裹挟着模仿痕迹的时代。

新中国美术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历经60年的风雨,从简单的再现生活逐步发展到颠覆传统、阐释观念的现代艺术,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89艺术大展”之后,艺术家们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中国美术不应该一味地追随西方现代艺术,更不应该抱残守缺,而是要发展中国自己的现代艺术。近20年来,艺术家们的心态趋于平和,美术界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上一页   1   2   3   4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