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是70岁高龄,孙启华的身影还是每天准时出现在沙河阅兵村的场地上,悉心而严格地纠正水兵方队士兵们的动作。在训练场上,年轻的队员们都亲昵地称他“老爷子”。
在八一跳伞队的教练员宿舍里,孙老憨厚地笑着,精神头十足,白衬衣、黑裤子、解放鞋,身姿依然高大挺拔,从他身上很难辨出古稀之龄的痕迹。国庆六十周年庆典在即,作为沙河阅兵村水兵方队的总顾问,他已经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军事管理区里呆了三个多月。
孙启华在阅兵村
楼下不远处,沙河阅兵村的训练正如火如荼。伴随着音乐,各个方队轮流通过模拟观礼台。当白色的海军方阵通过观礼台时,孙老忍不住兴奋地站起来,指着队列说:“看,多漂亮,那就是我们水兵方阵。”
此时距离他第一次参加阅兵的1958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看到了,看到了”
1956年年底,17岁的孙启华从山东荣城老家应征入伍,到海军长山要塞区当了一名炮兵。在被称为“渤海的咽喉,京津的门户”的长山要塞,和其他年轻的海军一样,孙启华在战壕里开始了自己的新兵生涯。
1958年国庆阅兵
年轻的海军士兵孙启华,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会和“阅兵”挂上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