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为两岸人民谋福祉
2009-08-25 10:05 作者:张桦

两岸文化的“心腹”交流

会议期间,一个大型的艺术沙龙在香格里拉饭店的盛事堂举行,参加论坛的上百名两岸同胞代表,一同畅谈中华文化。

“唐诗宋词就是中国‘心',中国菜就是中国‘腹',我们今天做一个心腹的交流,文化交流就是心腹的交流。”前文化部长、著名作家王蒙的开场白源于一个“典故”。他说,一次在美国进行文化交流,有一个美国朋友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华人一提起中华文化,好象都特别来精神?”。当时找不着现成答案的王蒙回答:一是华人都喜欢唐诗、宋词,再一个华人都喜欢中国菜!后来这个话传到中国,还有学生为此出了一本书,就是关于中华唐诗宋词和中国菜。

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经济发展、国家强盛、社会安康和文化就有很大关系。“两岸应该进行更多、更深的文化交流,对外推展中华文化,把中华文化提到世界层次领域。”

在台湾知名专栏作家南方朔看来,中华民族有一个特性就是共和精神。他认为,大陆改革开放,可以造就一个新的时代,台湾一定会参加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建造。因此他认为,国共经贸文化论坛中,谈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沙龙吸引了很多与会者参与互动话题,坐在台下的上海师范大学一位教授直言不讳地对台湾客人说:“我到了世界许多地方参加文化研讨,感觉到台湾是最难的。”他希望未来两岸交流的手续简便一些,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文化氛围。同时,他还认为在两岸文化研讨中,应该更多地关注两岸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让下一代增进了解,这对发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国的明天有重要意义。

“扎实的牛肉”

论坛之前就有人猜测,此次的国共论坛,大陆方面会否沿袭前三次赠予台湾方面惠台措施的传统?果然,人们的期待和猜测得到应验,在21日下午论坛闭幕式上,大陆方面就加强两岸合作、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出了10项政策措施。

面对大陆方面释放的善意,吴伯雄当即表示,这些措施是很“扎实的牛肉”。

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财金组驻会顾问李允杰从这份“牛肉”中,“看到了大陆的雍容大度和为两岸和平发展作出的诚意。”

“这些措施真是雪中送炭!”台湾力晶半导体董事长黄崇仁认为,尽管新措施不一定马上见效,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无疑会对台湾经济和台商的信心起到积极的提振作用。

台湾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的感受更加强烈:“这次论坛比过去更加扩大和深化了经贸文化的交流,另外,除了农业、工商业、渔业之外,对于金融保险证券业的开放等都有相当具体的措施,而且两岸对建立新的金融秩序有了一个新的共识。”

曾经参加两次国共论坛的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胡祖庆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希望马英九能够更加支持这个论坛。在他看来,这次台湾参会的立法委员是最少的,企业家也比以往减少了。“我希望台湾政府能够多支持,扩大参与,这种支持对将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他认为相对于大陆的惠台措施来讲,台湾方面在论坛中缺乏更具体的,如“投资保障协议”、大陆企业何时可以来台湾投资等政策出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