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馆很有特色
乘车进入世博园区,随处可见巨大的钢架结构以及高大的吊车矗立,先期开建的中国馆、演艺中心等已初具雏形,道路两旁已经种上了树木。目前由世博组织者负责建设的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世博轴等工程已全部结构封顶,今年年内全部竣工。外国自建馆、租赁馆和联合馆大部分都已开工建设,部分场馆已竣工。
一般来讲,外国馆都是临时建筑,这些展馆又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自建馆,就是参展国从展馆设计、施工到布展全部自己做。现在自建馆大概有40个左右;第二种是租赁馆,就是由主办方造好,参展国来租;第三种是联合馆。有些国家,例如一些非洲国家,认为没有必要自己单独建设一个馆,因此主办方就建设了非洲联合馆,有45个国家参展。联合馆其实也是租赁馆的一种。朱咏雷说,“我们的非洲馆做得很精心,在建筑上运用了很多非洲元素。因为非洲兄弟能歌善舞,我们还特别建了一个非洲广场。”
朱咏雷说,自建馆投入比较大,每个展馆都有特色,目前已经发布了将近20个展馆的方案,最近纷纷开工。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效果图)。
为了选出最佳方案,前年,英国派6支团队到上海考察,回到英国后设计出6套方案,又到上海展出,让市民投票,然后回到英国结合自己的程序遴选出了最后的方案。英国馆整个外墙上有6万只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光导纤维),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这些触须还能随风摆动。
卢森堡馆的造型为城墙,上面用中文刻有“小也是美”(效果图)。
卢森堡在设计自建馆之前也到中国进行调研。他们了解到,在中文中,森是森林,堡是城堡,卢森堡即森林中的城堡。而且,在中国人眼中卢森堡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于是,卢森堡馆的造型就是一个城堡,上面用中文刻了几个“小也是美”。
西班牙馆设计方案在女性设计师中征集。最后入选的方案外形仿佛跳弗拉明戈舞时飘逸的裙摆。这个裙摆是用藤条编制的,能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还可以降解。
临时馆因为在184天的展期后要拆除,因此,很多高科技得以体现,各国大量地使用了环保技术和材料,要么可以重复利用,要么可以降解。比如,瑞士馆的外墙是用大豆纤维制造的,它能够发电,而且涂一层生物涂料外墙就可以自动降解。
朱咏雷说,未来临时馆土地的后续利用肯定不是一般的房地产开发,会是上海的一个新的文化、休闲、商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