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历练
到内地求学,全新的环境和独立的生活,对雪域少年来说是一场特殊的历练。
因为要过汉语关,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汉语老师往往要全天候地陪练口语。1987年秋天,北京西藏中学迎来了来自西藏的第一批学生,他们都是年仅十一二岁的预科学生,80%是农牧民的子女。为了让这些孩子尽快听懂、学会汉语,每个老师和二三名学生结成对子,通过日常的交谈和活动辅导学生学习汉语。为了加强理科基础,藏族学生们要完成更多的课业。而从无菌的高原环境来到内地,他们的免疫能力相对下降,病痛也考验着他们正在成长的身体,除了内地常见的感冒发烧,他们还容易得肠胃疾病。
孩子们正在为学校“雏鹰电视台”录制节目。
赴内地求学的雪域少年一般还要承担一部分生活的压力。回家乡参加中考需要一笔路费,而多杰的家里几乎没有收入,于是他背着老师,常到学校的垃圾桶里捡易拉罐、到学生宿舍收废纸卖钱,还偶尔从批发市场进一些小型文具卖给其他同学,用3个月挣到了3千多元钱,解决了回林芝参加中考的路费。“第一次用辛苦劳动挣来钱的时候,我感到了出生在农民家庭,每挣一分钱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把内地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返哺给家乡的孩子也是他们最乐意做的事情。初中毕业后的假期里,多杰在林芝的八一镇当起了家庭教师,除了自己的学生,还吸引来了这家人亲朋好友的孩子,多杰按照内地学校的做法,一早就带着孩子们做操,然后是早读、上课、布置作业,晚上他还要批改作业。而这一个月的收入成了他来北京的路费和一部分学费。
考取北京西藏中学上高中之后,学校因他的家庭贫困给他减去了三分之二学费。目前19岁的达瓦多杰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前不久学校开展的庆祝藏历新年活动就是他筹备和主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