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盛开在异乡的格桑花——西藏少年内地求学记
2009-07-15 15:28 作者:侯瑞丽

    在装置着多媒体投影仪和超薄型彩色电视机的北京西藏中学教室里,远离家乡的藏族学生们正在专心地学习包括数、理、化在内的科技和包括汉语、英语和藏文在内的语言。在这所高中学校里,除了规定的学习科目之外,已掌握汉、藏、英3种语言的学生们还要选学一些研究性的课程,如杜甫的诗歌、英国文学、藏文化等等,然后通过高考升入大学。而在家乡,与他们同龄的藏族少年多数都已经离开学校,务农或务工了。

    能够来到距西藏4000多公里的首都北京上高中的藏族学生,都是从内地其他城市的初中西藏班里毕业的高材生。目前,中国有20个省份的28所学校开办了内地西藏班(校),有53所内地重点高中、90多所高等学校招收西藏插班生。内地西藏班(校)在校生总人数接近2万人。

    “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

    在自治区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欧珠次仁是西藏民主改革后第一批内地学子之一。1961年夏天,出生在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二村的欧珠和同村的7个小孩一起,告别了贫困的家乡,在解放军带领下到陕西咸阳的西藏公学上学。在到达当时阿里地区的治所噶尔昆莎之后,他们的羊皮藏袍被打包寄回家里,他们都换上了汉族服装,还领取了酥油和糌粑。在新疆叶城县欧珠生平头一次看见树木、水果、田麦和骑着毛驴的异族人,以为到了传说中的印度,“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无以言表,而当时,对于为什么上学,去学什么,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还一概不知。”欧珠回忆说。

               2009年春节欧珠次仁与孙女合影。

    西藏公学是最早面对藏族学生开办的内地学校,创办于1958年,成立伊始是以文化扫盲、文化基础教育为主,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逐渐向专业教育过渡,设立了预科、会计科、师范科、卫生科、畜牧兽医科、农科、藏语文系等6科一系。

    欧珠14岁进入西藏公学,经过4年的预备期学习后,升入本校的畜牧兽医专科又学习了4年,学成后回到西藏工作至今。回顾自己的一生,64岁的欧珠说:“我一生中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最大的转折应该是赴内地求学的那段经历,那些终身难忘的青春年月。”

    与欧珠不同,现在北京西藏中学读高二的达瓦多杰上小学时就树立了到内地西藏班上初中的信心。达瓦多杰出生在西藏林芝地区朗县秀村,村里只有一所小学,小学毕业的时候,成绩优异的多杰作为惟一考入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他离开了依靠土地生活的父母和两个弟弟,来到广东佛山一中。

          业余时间,学校组织孩子们参观电影博物馆

    入学时一句汉语都不会说的多杰,在汉族老师的帮助下,从洗衣服、打扫卫生、接人待物学起,到文明举止和与人沟通的方法,“有的是老师到宿舍里一点点教给我们的,有的就是在课堂上学到的,还有的是在与老师相处当中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多杰非常感谢内地的老师,他说:“是最初的汉族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走人生之路,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我至今还与他们保持着联系。”

   



1   2   3   4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