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尚明轩与孙学研究者美国韦慕庭教授、法国白吉尔教授在中山港合影。
另外,他提倡的是东方的王道文化,就是一切用和平来解决,不要你争我夺;反对西方的霸道文化,提倡世界大同,提倡和谐。这与今天的世界潮流是一致的。
他一生清廉,同情疾苦,憎恶贪污腐败,做过大总统却终身“不治家产”。逝世时遗留给宋庆龄的所有财产,是2000多本书,一所由华侨赠与的5个房间的住宅,以及一些还未用完的日用品。其廉洁由此可见一斑。
记者:孙中山的思想对于今天中国有哪些现实意义?
尚: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虽然没有及身而成,但他的思想和实践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外关系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孙中山去世84年了,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觉他在中国现实政治中的巨大影响力,孙中山的思想并没有过时。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的象征,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面旗帜。只要是炎黄子孙,不管居住在世界什么地方,也不管政治信仰如何,很少有不崇敬尊重孙中山的。像他这样受到普遍尊崇的人物,确实不多见。
他本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物,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推动时代的前进。创新实际上是他的一个很突出的优点。例如他1903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1911年提出引进外资,这些跟今天的做法是不谋而合的。
尤其在引进外资上,孙总山有其真知灼见。他形容当时清政府借外债是“第一则丧失主权,第二浪费无度,第三必须抵押”。因此,他强调两条,第一,必须在维护和保持主权的情况下借用外资。这与之前的洋务运动借外资有着根本的差别。第二条,不通过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谈判,而通过民间的私人往来。这样既可以保持主权,又可免去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孙中山在领导修筑铁路或开办合资银行时,都不通过政府,而是以个人名义或民间公司名义与外国资本家谈判。
当前,我们继续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面临21世纪的挑战,正在为努力建设成和谐、富裕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之际,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思想,学习他的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精神,深思他在世时为使中国走向富强而揭示的真理,无疑有助于我们积极地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