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的尚明轩精神充沛,思维清晰,每天有半天时间端坐在书桌前工作。在书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他用毛笔写的一张小字条:“黄庭坚曰:三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尚明轩上小学时,每周一都要念诵《总理遗嘱》,雷打不动。如今他依然能够流畅地背出来。对孙中山的尊敬,是他后来做这方面研究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算起来,他从事孙中山的研究已经有50年了。
尚有轩的家中处处可见和孙中山有关的印记。门框上方挂着宋庆龄的画像,一个书柜里摆放着他编著的有关孙中山的书籍,橱窗里整齐地陈列着各种研讨会的纪念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一幅现代派油画。据尚老说,这是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送给他的,由一个美国画家所作——乍一看是孙中山的头像,仔细一看这头像竟是由许多个不同时期的孙中山头像组合而成,如同无数小的脸谱组成了一个大脸谱,颇有几分深意。
记者:与孙中山打了50年“交道”,您如何评价孙中山?
尚:历史人物,应该把他放在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中去判断其功过是非。
历史上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社会集体和政治派别,会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孙中山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旧中国的时候,他的反对派称呼他“孙大炮”;到了国民党时期,又将他神化、偶像化。捧到什么程度呢?认为中国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接下来就是孙中山,认为孙中山是中国历史的集大成者。到了文革时期,他又被打为最大的“走资派”。
我认为,在当前的新世纪中,应该突破旧有评价孙中山的框框,联系今天中国的国情,联系世界形势,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孙中山。
首先,从政治功业上讲,应该承认他是中国的世纪伟人。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在这100年的漫长过程中,伴随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几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是其中的第一人。
他几乎是只身一人,从西方文化中引来了共和的火种,从而划破黑暗的长空,燃起了辛亥革命的烈火,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而且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新的民主共和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正是他开创的事业,使古老的中国走向了现代的中国,为20世纪振兴中华奠定了基础。他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也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
其次,从思想学说上,孙中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家。他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其政治思想的结晶,是他为中国独立统一与民主富强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阶段最完备的纲领。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凝聚了民主思想的精华,其中闪光之点,对今天我们的现实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他的和平统一思想,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对于当前我们进行和谐社会建设、和平统一都有着隽永而深远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