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黑陶的发展
在中国东北部黑龙江省绥棱县,一个普通的瓦盆厂的老艺人寇化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烧制黑陶的关键技术,从而成为现代黑陶的创始人。
寇家世代以烧制瓦盆为业,寇化林自幼就随同家族的长辈学习烧制生活用陶的技术。当时生产的主要是灰陶和红陶,品种仅限于瓦盆和花盆等,造型和装饰都比较粗糙。寇化林天生喜爱绘画,又很喜欢养花,他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瓦盆的造型,并悟出了出土陶花盆上的透雕纹样。除表面刻画外,他又使用镂空的单层透雕、双层透雕来装饰他的作品,受到当地很多人的喜爱。
夏季的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雨来,寇化林赶忙奔向快要烧好的陶窑,发现急促的暴雨已经淋到露天的窑火中,一股浓烟弥漫整个窑内。他怕眼看出窑的瓦盆毁于大雨,急忙用柴草把窑严严实实的盖好。他焦急地盼望雨能早些停下来,好打开继续烧完这窑陶盆。第三天雨停后,寇化林垂头丧气地打开窑上的柴草准备清理“废品”时,他惊呆了——所有的作品非但没有损坏,反而变成了一些黑中透紫光亮如漆的黑色陶器。
这次意外的收获使他兴奋不已,于是他专门修建一个小窑进行反复试验,历经近40年苦心钻研,他成功攻破技术难关——高温渗碳技术,让黑陶制作这种古老的手艺延续下来。
寇化林虽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却没有读过书,他根本不知道龙山文化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在高温下浓烟里的极细碳颗粒能渗入陶器中属于物理学中的离子渗透原理。像普通农民一样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是他探索黑陶艺术的动力。他接触到的民间剪纸、刺绣、家具刻花、年画门神等民间艺术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和他的作品。
如果说寇化林是现代黑陶的发明者,那么刘家弟就是现代黑陶的推动者。没有刘家弟的慧眼识珠,绥棱黑陶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流传。
绥棱黑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