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转移到宾馆
2日晚些时候,据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通报:北京市有关部门已采取有效措施,对与香港首例确诊患者同机的17名进京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集中医学观察。目前,17人未出现发热症状。
绝对是好消息
受此影响,医护人员悄悄告诉我们,你们大概很快就要转移到前面宾馆去住了。说着,她指指不远处绿茵深处的国门路大饭店。
真的,简直不能相信,刚来不到一天,就可以住宾馆了?这消息不亚于比住五星级宾馆还让人高兴。
这证明,我们这些人一切正常,北京的疫情相对稳定。
其实,我们的高兴源于下午在地坛医院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透露,4月30日,抵达上海的墨西哥航空公司AM098航班上一位乘客由上海飞抵香港,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目前,17人中的15人正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医学观察。
“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他们体温正常,没有任何不良症状,状况良好”,但依然需要接受7天的隔离观察。
改变 从医院到宾馆
匆匆扒了几口饭,还是米饭、青菜、豆腐和一点肉,没有一点胃口。
急忙收拾衣物,其实很简单,三下五除二,塞到箱子里。
此时我们似乎能在走廊里活动了,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已不再管我们。
几辆救护车已经在楼下集结,前面的国门路大饭店就在咫尺,隔着一条马路,但还是要坐车。
但对我们来说,无疑如同将跨越银河。
忙了整整一天,护士们也累了,坐在一起小憩。看着她们那一张张疲惫的脸,我真有些感动。
“你们怕吗?”我问她们,刚说出来我就后悔,自己不是已从她们的工作中看出来了吗。
“不怕。”一个女孩子摇摇头。别看她们年轻,有几个人已经参加过当年抗击非典的工作。
如同副院长成军所说,经历了2003年“非典”,地坛医院有了巨大进步。对任何传染病,包括甲型H1N1流感都做好了充分准备,有信心打好这场战役。
下午六点多,我们分乘几辆救护车,来到200米外的国门路大饭店。
我们集中在一个楼里,每人一个标准间,设施齐全。我住在6444房间.医务人员给大家量了体温,依然正常。晚上八点,每个房间都接到电话,问要不要到餐厅吃宵夜。尽管大家都没去,但已深深感到,这里已不是医院。
疾控中心安排的宾馆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隔离期满,大家挥手作别这难忘的7天。
清晨喜鹊叫声中醒来
这个夜晚睡得真好。
清晨是在喜鹊的叫声中醒来,一抹阳光已经透过窗帘。
上午量体温36.4摄氏度,一切正常。上午和远在墨西哥城的老吴通电话,告诉他今晚9时中国政府的包机将从广州起飞前往墨西哥城接他们回国,5号中午回到上海。知他一切还好,也知道新天公司的朋友们也好,才放下心来。
在MSN上和在合肥隔离的程文君聊天,她和我同机回到上海,后来父母接她回合肥,她一切也很好。
午餐被告知可以到一楼去吃,大家高兴极了,总算可以在走廊里走走了,鱼贯而出,一直走到一楼,午餐真丰富,宾馆就是宾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