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国外贸:大考下的抉择


2014-05-04 11:41:32     作者: 张 莉    字号: T|T    来源:

稳步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中国已是贸易大国,但仍非贸易强国。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应加快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一方面要培养适应更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更为符合中国外贸发展阶段,能够使外贸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更好地提高国民福利,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一是要推动创新驱动战略。要推动传统产业通过创新促进升级,建立促进外贸发展的创新体系。要积极推广贸易方式创新,加强对大数据的研究和使用,用电子商务、网络贸易、新运输工具和新结算方式改造提升传统贸易方式。要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构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要熟悉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新模式,熟悉研究不同产业和不同产品价值链构成的主要特征,找准企业的定位,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学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形成利益最大化。

二是要培育综合竞争优势。要牢牢把握“一个核心”,即培育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要努力提升比较优势,包括要素禀赋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产业分工优势等。要加快培育经营管理、营销网络和综合服务等基本竞争优势。要强化对外开放、市场机制、集聚发展、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特色发展等综合竞争优势。力争中国在市场结构、企业活力、贸易方式、产品技术、产品质量、国际品牌、综合服务等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实现中国外贸在全球价值链、商品链、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全面提升。

三是要积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对从事贸易或商品流通企业,不设经营区域限制,企业按照市场状况,既可在国内市场经营,也可在国际市场经营;鼓励产销一体化的企业形成合力,在产业转移企业聚集较多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特色批发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和配送中心,为转出的企业提供营销渠道。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用其管理经验和运作方式改造本土流通企业,实现经营模式、营销工具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以流通的创新降低企业成本,拓展市场空间,激发产业活力。

充分发挥侨胞作用

中国海外侨胞超过4500万,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其中85.5%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仅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三国的华侨华人就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60%之多。按华侨华人的祖籍划分,广东籍占54%,福建籍占25%,海南籍占6%,其他省、市、自治区共占15%,其中以台湾地区、广西、山东、新疆、云南为主。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些侨胞对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作用,将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实现更好的提升。

目前东南亚许多华商已决定改变过去投资欧美的方向,将投资重点转向本地区内资金薄弱而且资源丰富的国家,以及中国和印度等国。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其广大的市场日益显示出诱人的魅力。因此,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地区等不断强调要加快经济国际化的脚步,并且在政策上鼓励包括华人在内的商家,到中国大陆及其他国家投资贸易。东南亚华人除了直接到中国投资外,也注意促成彼此之间的直接贸易合作,利用各种优势,协助居住国的直接贸易合作,已用各种优势,引领居住国的资金、产品及技术打入中国市场,进而带动居住国企业到中国投资。

发挥侨胞的作用重点可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侨胞优势拓展新兴市场,通过贸易、投资、人力资源开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这些国家的市场开拓力度,密切经贸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中国与东盟已经建成自由贸易区,东盟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85%以上的侨胞居住在东盟,充分发挥这些侨胞的作用,将有力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

二是发挥侨胞特长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华侨在海外的高端人才较多,且有很多从事科技行业。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很多华侨有志于到中国投资创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归国的华侨,应给予较高的社会地位,形成高层次人才回国效应,将这些华侨在国外学习的先进技术用于国内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是借助侨胞效应推动文化贸易的发展。应充分借助侨胞效应,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文化贸易的大力发展。要充分利用侨商会等平台的作用,引导侨资投向文化产业领域,支持文化产业这一新型产业的发展。要开展涉侨文物调研,做好华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利用好涉侨文物资源,搭建联系海外华侨华人的桥梁和纽带,使海外侨胞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者。

张 莉: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部副主任 研究员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5

为了提高发展质量,保护环境,中国放慢了经济增长速度。健康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未来。

更多>> 深度报道

从“两会”看民生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教育改革如何 ...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4年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