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生态移民:不仅留得住,还要过得好


2013-03-15 13:50:03     作者: 文/本刊记者 卢茹彩 图/陶克图    字号: T|T    来源:

“当时的红寺堡,没有一间房,没有一棵树。”提起1998年第一次从固原市泾源县来到红寺堡的情景,禹万喜感慨万千。如今,住在宽敞的房子里,出门开上小轿车,他的生活跟众多移民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一代一代移民和当地移民工作组的每一个成员,用汗水缔造的。

 
每逢春节,搬到红寺堡区的移民们,都会用贴窗花的传统方式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

从1998年开始,位于宁夏中部的红寺堡开始接收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的8个县的移民,至今已安置20万人。而红寺堡也在“边开发、边搬迁、边建设、边发展、边规范”的思路中不断发展,各地来的移民从最初的不想来,到现在争着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第一代移民的小康生活

1998年,禹万喜和他同伴,开着拖拉机从老家来到现在的红寺堡区大河乡开元村所在地时,心里做着两手打算:能留下就留,留不下就走。他们一行六个人,赤手空拳来到红寺堡,互相帮扶着盖起了土坯房。“当时这里风沙漫天,仅有的两间房作为当时的移民工作指挥部。”禹万喜说。用了两个多月,六户家庭的各三间房子就盖起来了。然后他们打道回府,陆续接家人过来。

作为第一代移民,政府为了鼓励他们搬迁,给每口人发放了200元补助,红寺堡区政府分给他们每口人两亩地。但是,种惯了山区旱田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种。地不平,灌溉时水浇不均匀,一亩地最多只能有1/3的地方能撒上种子。“当时,政府派人来教我们种田,不让用牛耕田后撒种子,因为怕种的深不出苗。但是老百姓根本不信。”禹万喜说,“最终只能按川区种法种一半,按山区种法种一半。最终,山区种法没出苗,我们才信了。”

当时,禹万喜老家的六个乡和两个镇的160多户人家在红寺堡凑成了一个村子,叫做红河村(现在已经并入开元村)。到1999年时,只有不到70户搬来了红寺堡,剩下的还都在观望,还有一些人两头跑,在红寺堡种上田,种完就回老家。

现在,除了两户家里有老人离不开的,原定搬迁的所有农户已经都来到了红寺堡。“以前,一户十亩地加一亩半的宅基地,几千块钱都卖不出去。而现在,10万元也没人卖。”提起这些变化,禹万喜都很庆幸自己当初决定带着全家“移民”。

目前,禹万喜家的经济来源很广泛,除了种地每年收入两三万元之外,他们村还是黄牛养殖重点村,他家去年还养了八头牛。农闲的时候,禹万喜作为包工头,经常带着乡亲们外出务工。他是村里的支部书记,劳务输出是政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政府要求村干部必须把老百姓带出去。”禹万喜说,“一直在山区的老百姓没出过远门,都不敢出去。”2004年,禹万喜带着40多人到相邻的中宁县摘枸杞,然后去新疆摘番茄、摘棉花,带出去的务工者大多是女人,而女人在以前根本都不出门。目前,禹万喜一家一年的收入在10万元左右,村里最普通的也差不多四五万元。

“我觉得移民到这里比在老家好多了。要是留在老家,娃娃长大了咋办呢?”禹万喜的这个反问也体现了政府移民的初衷,在很多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只有整体搬迁,才会有更好的未来。禹万喜家的房子在2006年翻了新,村里的土坯房现在基本上已经难觅踪影。作为危房改造工程的受益者,大多数农户新盖房子都拿到了3000元补贴, 家庭困难的补助会达到8000元。

“以前大家守着几亩薄田,靠天吃饭,根本不考虑如何赚钱,日子穷了就等政府,现在,这种现象消失了,老百姓都想着法子赚钱,再也不等政府救济了。”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