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的发展大有可为
见到农14师党委书记、政委赵建东时,已经是我即将结束在和田的采访的那天。这些天来,他一直很忙,抽不出时间见面。10多年前,他在任兵团团委书记时接受过我的采访,在此之后,他先后任兵团司法局长、自治区高级法院副院长和兵团分院院长,一年前才调到和田。
9月3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乌鲁木齐参加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后专程来到和田农14师47团连队居住区看望职工,并与农14师各团场的部分职工座谈。温家宝对他们说,你们扎根边疆,为新疆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向你们致敬。

85岁的兵团老战士杨世福曾是解放和田部队中的一员,如今住上北京援建的现代化楼房。他回忆了所在部队的历史后说,兵团人会一代比一代更好地发展下去。温家宝说,应该把老战士晚年生活安排好,他们是有功之人,留下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兵团代代人都要不忘光荣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兵团精神,献身伟大祖国。
一牧场林业站站长图妮莎罕是维吾尔族人,土生土长的兵团第二代。她10多年前与大学毕业来这里工作的汉族小伙子陈志文喜结良缘。她说,我丈夫到牧场工作的时候,这里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土路。如今,我们住上了新楼房,喝上了自来水,生活美满。温家宝说,这里很多家庭都是汉族和维吾尔族联姻组成,有的第一代是这样,第二代也是这样。这体现了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不仅个人家庭这样,祖国的大家庭也要这样。这些年,兵团这个大家庭的人员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这是决定兵团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兵团的发展大有可为。
赵建东告诉我,总理的话大大激发兵团人的热情。在农14师,有许多传奇和感人的故事。兵团成立40周年之际,领导听到47团老战士唯一愿望就是坐一坐从未坐过的火车、到首府乌鲁木齐看一看时,不由地一阵酸楚。
如今,火车从乌鲁木齐连接了和田,阿拉尔至和田的沙漠公路修通后,当年老战士要走15天的路程如今只需五六个小时。这些年,兵团不断改善边远艰苦地区干部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农14师的变化日新月异。在47团团部,我看到北京对口援建的几十幢新建的楼房即将竣工,今年又将有许多职工搬进新居。
来自石河子的农14师宣传部长孟鲁平说,这里的许多干部职工,都是从外面来的,但一踏上这块土地,便肩负起了屯垦戍边的责任。因为兵团精神像火种播撒在农14师人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力前行。每逢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农14师所属单位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及有关人员到47团屯垦戍边纪念馆参观,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下举手宣誓。
赵建东告诉我,如今农14师面临着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魅力无限,商机无限,希望无限。“十二五”期间,农14师将着力实现从农业生产向工业经济转变,从青年优势向人才优势转变,从国家支持向招商引资转变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农14师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使“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早日变成现实。
在去年的北京招商推介会上,赵建东着实当了一次推销员,面对中外客商,这位团委书记出身的政委侃侃而谈。
他详细介绍农14师丰富农副产品资源,有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技术最先进的节水灌溉系统,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民俗民风、现代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更重要的是有中央对新疆差别化政策支持,有北京市的对口支援,有兵团党政军体合一的特殊体制优势,欢迎大家到农14师来……
“然而,农14师名字前边毕竟还带有一个‘农’字。那就做好‘快乐农业’。‘快乐农业’,让农14师改变了摸样。我们要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努力形成以红枣为主导、粮食为保证、设施农业为补充、现代畜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粮、果、畜、棚’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今年力争农业总产值达8.87亿元,同比增长11.2%。”赵建东兴奋地说。
离开和田的前夜,我来到和田市中心的团结广场。华灯绽放,广场北侧那座毛主席和库尔班·吐鲁木握手的塑像高高伫立,在桔黄的灯光下格外庄严。我小时候就学过《库尔班·吐鲁木见到了毛主席》那篇课文。说的是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在新疆解放后,不远万里,骑着毛驴到北京看望毛主席,以表达翻身解放的新疆各族人民喜悦之情。如今60多年过去了,毛主席和库尔班·吐鲁木老人依然在我们身边……
塑像四周,不少市民在悠扬的乐曲中翩翩起舞,维、汉儿童们在广场上尽情嬉闹,三三两两的游人在绿茵下漫步,广场东侧的夜市上,人头攒动,烤肉的香味随风飘荡。忽然一阵阵动人歌声响起,在这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和田夜空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