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走,到大陆淘金去


2012-02-15 11:36:44     作者: 文/丁鸿雪    字号: T|T    来源:

“那我为什么不来?”

“南方谈话”之后,台商最集中的地区并非地理和文化最接近的闽南,而是“珠三角”地区。由于没有直航,且工厂以加工出口居多,选择离香港近的地方成了必然,加上当时深圳工资已经水涨船高,东莞等地成了最好的选择。

 
中国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台商企业展示的IT软件产品

除了极低的设厂和人力成本,当地乡镇政府对于外来投资的极大热情也是重要原因。

以东莞石碣镇为例,当地为了吸引台资,首先筹资修建了一座石碣大桥,并竭尽所能为其创造便利。1993年到东莞创办台达电子厂的曾纪坚至今仍记得,他的工厂建成后急需安装电话与外界联络,但申请却要等上一两个月。镇里的一位领导得知后,把自己家里的电话提供给了工厂,这个号一直用到现在。

“这只是其中的一件事,更重要的是,厂内的工作,政府不干涉;厂外的事,包括海关、工商、税务甚至停电停水,他们全部可以交涉。我们来这边设厂,跟台湾、跟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差别。把自己做好,工厂就能够发展,那我为什么不来投资呢?而且要人工有人工,要土地有土地。”曾纪坚说。

这代表了大部分台商的心态。东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局长游匡正曾回忆说:“东莞(引进外资)初期到中期都是以港资为主。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开始有了一个大发展。大量的台资企业引进来。特别是1993年至1997年期间。”

台商们的投机心态逐渐转变为扎根做长线的理念。资料显示,1993年上半年,在当时台湾270家上市公司中,有104家公司决定对大陆投资,占上市公司的40%,计划投资达473亿新台币,包括嘉新水泥、鸿海精密、台湾永光化学、震旦行等大型知名企业。除了以往的成衣、塑料、鞋类、小五金等低端产业外,电子产业的相关投资不断增加,两岸经贸领域迅速扩展到资本、技术密集产业。

台湾最大的两家食品企业“统一”和“味全”更是分别在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地区选址建立综合食品厂,全线铺开。

从甜头到巨头

台资的这一次投资浪潮,正是中国经济起飞的时候。大陆市场的空白,加上台商在市场嗅觉、经营理念和国际视野上的优势,让不少中小台企抓住了难得一遇的时机,迅速壮大。

1993年,在上海的四川北路上,台商张秀琬开了第一家“元祖”蛋糕店。粉红色的店面,新鲜的口感和精致的包装,让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引领了一股台式点心风尚。

张秀琬回忆,一个店在过年期间,一天能卖出500个100块钱的蛋糕。现在,元祖蛋糕已经开了500多家门店。2010年世博会上,它成为首家指定糕点面包供应商。

在1988年投资大陆前,魏氏兄弟在台湾拥有的,只是一家生产食用油的“小舢板”企业。到大陆经营油脂生意失败后,1991年,在天津成立了顶益食品公司。据说,老板的弟弟有一次坐火车想吃方便面,突然想到:我们为什么不生产方便面呢?

之后,“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成为全中国卖得最好的方便面,也让顶新集团踏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轨。

“我们刚来大陆时资产不过区区几百万美元。正是大陆稳定的政策和发展环境,在短短20年内,成就了顶新这艘‘航空母舰’。”魏应行说。

现在顶新集团在大陆的年均销售额约750亿,产品早已从方便面扩张至饮料、快餐等。2009年,顶新集团以37.35亿新台币的交易金额,成为台湾第一地标101大楼的最大股东;2010年,旗下的饮料市场占有额仅次于可口可乐;2011年,通过股权互换,取得百事可乐在华24家瓶装厂的全部资产,被评价为强强联合,共同挑战可口可乐市场老大的地位。

连台湾出租车司机途径101大厦时,都感慨,“康师傅”真是在大陆挣了大钱,以前我们本地人都没听过这个牌子。

1991年,中央决定开发浦东,“长三角”一带的经济随之风生水起。自1994年起,台商对上海与江苏省的投资金额连续3年超过了对广东省的投资,“长三角”后来居上,成为另一个台资重点区域,继而才有了现今“小台北”昆山的三千八百多家台企。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02

从2012年12月开始至今年一月中旬,贺岁档影片成了国产电影的天下。尤其是《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创造了票房奇迹,突破12亿元的总票房使之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国产电影。

更多>> 深度报道

分账之争:中 ...

2012年岁末,超过40余部国产影片扎堆抢占贺岁档之际,一场有关电影票房分账的较量暂时告停。

行走在胶片上 ...

伴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风格的男女演员成为备受观众追捧的明星。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