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蔡名照:弘扬丝路精神 再现丝路辉煌


2014-06-27 15:03:26     作者: 本刊记者 矫枫    字号: T|T    来源:

6月26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表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宏大的事业,从战略构想、付诸实施到结出硕果,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各国各界人士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努力把美丽的蓝图尽快变为美好的现实。

蔡名照说,早在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同西域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以此为发端,中国和各国人民筚路蓝缕,共同开辟了一条横贯欧亚、绵延万里的伟大商路。千百年来,丝绸之路给沿途各国人民带来了丝绸、瓷器、胡椒、香料等丰富的商品,同时也带来了和平与友谊。丝绸之路是沿途各国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共同见证。今天,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他说,丝绸之路连接的欧亚大陆,人口接近全球的一半,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区。各国虽然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不同,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目标是相同的,深化双边多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意愿是一致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振兴这条曾经繁荣数个世纪的商贸走廊、文化通道,能够更好地推动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促进不同种族、信仰、文化之间和谐相处,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给沿途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

蔡名照表示,古老的丝绸之路将沿途各国变成了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努力把中国的发展与沿途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把中国梦与沿途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对接起来,让周边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益。

古丝绸之路是沿途各国人民共同走出来的。各国人民历经艰辛,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开辟了这条道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薪火相传。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坚持和弘扬丝路精神,强化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向前展望,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使这条曾经创造无数财富、凝聚各国人民友谊的传奇之路重现辉煌,成为惠及沿途各国人民的和平之路、合作之路、共赢之路。

蔡名照指出,要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尊互信,是友好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模式不同、制度形态各异、文化背景多样、利益诉求多元,要充分尊重各国发展道路、政治制度、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的差异,重视各方的呼声和关切,相互信任、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向未来的新丝绸之路上,一起走得好、走得远。

同时,要坚持互利合作、共建共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惠及数十亿人口的大事业,将为沿途国家创造一个共同利益最多、合作机遇最大的历史时期。我们应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面的潜能都挖掘出来,把各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推动沿途各国的互利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拓展,使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沿途各国人民。

最后,蔡名照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离不开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要大力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扩大沿途各国民间交往,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加深沿途各国人民的友谊。媒体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对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国媒体应多聚焦丝绸之路,多报道沿途各国经贸合作、友好交往的情况,把共建、共享、共赢、共荣的信息传递给各国人民,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汇聚正能量,夯实沿途各国心相连、路相通的民意基础。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6

20年弹指一挥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

更多>> 深度报道

中国互联网激 ...

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的第77个成员。此时,第一批的英国接入互联网已有21年。

互联网,“另 ...

对于中国而言,互联网不只是一种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中国朝着更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方向前进。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