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中央对外媒体甘肃行来到高原小镇玛曲县。玛曲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青、甘、川三省交界, 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上一个以藏民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
玛曲自古就是“羌中畜牧甲天下”的富庶之地,是“东方神骑”河曲马、世界名犬“河曲藏獒”、“藏羊之王”欧拉羊和“高原之舟”牦牛的主产地,是格萨尔文化发祥地。如今已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命名为“中国赛马之乡”。
在雄伟壮观的赛马广场旁一排排墙面漆成黄色的房屋引人注目,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玛曲县游牧民定居工程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中优先实施的子项目之一。鼓励多数游牧民结束长期以来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适当减少放牧人口,不仅可以显著减轻草场超载过牧的压力,有效保护草原生态,恢复和提高水源涵养补给能力,还可以提高牧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
今年39岁的桑才是第一批从从120公里外的齐哈玛乡搬到了玛曲县尼玛镇安居点的。如今,他和妻儿一家四口住在一套62平方米安居房里。落地的玻璃窗使房间显得更加宽敞明亮。小院里摩托车是桑才每天送孩子们上学用的。
“现在用电、吃水、通讯、看病、孩子们上学都很方便。我小时候,家附近20户里没有一个孩子上学。现在小孩子们的入学率100%。”桑才说。
据了解,赛马场附近有800多套安居房,政府每户补助4到5万,牧民只要再掏2.5万就可以住进遮风挡雨,宽敞明亮的安居房。房子的装潢风格完全由自己决定。
在桑才家的客厅里沙发、茶几、电视、地毯等基本生活用品齐备。上高中的儿子,还有学习机和电脑。
“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水、电都有,学校就在跟前,医院也在附近。”桑才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们好好读书,以后找好工作。这也是他们来定居点的最主要目的之一。
59岁的藏族老人达道和老伴来自玛曲县阿木村,跟他们住在定居点一起的是自己家和亲戚家六个孙辈儿的孩子。如今,正逢暑假,孩子们回到牧场的父母身边去了。
“现在生活好得很,”达道说,院子里的摩托车是自己家的。他所在的阿木村总共200多户人家,有一半搬到了定居点,在这里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很方便。闲不住达道老人还在房子旁边开了一家小卖部,方便周围邻里日常所需。
达道老人说安居点的群众娱乐生活也很丰富,玛曲县的流动电影车经常来放映电影,旁边就是赛马场,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比赛。旁边还有正在修建的篮球场。
据了解,玛曲县定居模式分为县城定居,乡镇定居和公路沿线定居三种形式。截止目前,玛曲县全县建设完成11个定居点,总共完成户数4161户21507人。其中县城完成1780户,入住率为75%;乡镇完成1972户,入住率为100%;公路沿线完成409户,入住率为100%。
定居点均完成通水、通电及周边服务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