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变革中的国际安全:和平、发展、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于2013年6月27日至2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发表了题为“同心求和平、携手促安全”的讲话。
世界和平论坛创建于2012年,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是中国第一个高级别非官方国际安全论坛。来自8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驻华使节等近500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开幕式。论坛主席、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学院名誉院长唐家璇主持开幕式。
论坛共设18个专题小组,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就国际格局变化对国际安全的影响、维护国际安全的观念创新、南南合作与国际安全、防止核扩散及核安全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观点和建议。此外,会议举办了八场新闻发布会,分别邀请国内外智库领导就中国东盟安全合作、南亚的发展与安全、中美安全合作、中俄安全与战略协作以及中国外交新局面等议题发表看法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与去年相比,本届论坛不仅在参会人员级别和规模上有明显的提升,而且充分体现出论坛的合作性与全球性特点。在多位各国前任政要与会的基础上,又增加多位现任政要参加;与会的中外智库人员中,40余位有副部级以上任职经历;驻华使节数量也明显增加,60余位驻华大使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届论坛紧紧围绕国际安全,共同讨论如何通过合作推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李源潮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和平出安全、发展出安全、合作出安全、共赢出安全的新理念。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任海泉、中国国际贸易代表钟山在会议期间先后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军事国防政策和对外经贸政策发表演讲。
与会外国嘉宾也纷纷表达了他们促进安全、寻求和平的理念与主张,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意见和建议。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提出,必须在开放一些全球决策机制比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基础上,由各国共同解决安全问题。苏里南总统鲍特瑟认为,武力已经过时,而对话和外交越来越成为实现安全与和平目标的常见做法。只有在资源共享、人人平等和相互包容原则的基础上,才能消除国家间的误会,推动合作发展。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东亚地区安全问题上,提出必须通过对话合作的方式,首先促成东南亚、东北亚两个共同体的产生,进而建立东亚共同体,以此保障该地区的繁荣与和平。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则提出要通过政治创新来实现安全上的合作。在谈到大国合作时,很多专家认为在安全问题上,大国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中美两国应在包括网络安全等新的安全问题上加强合作。
本届论坛不仅关注大国间的安全合作,同时倾听来自中小国家的安全诉求,注重全球性的广泛参与,保持讨论的全面性与平衡性。科罗马总统在发言中坦言,现有的安全制度主要解决发达国家所重视的安全问题,而那些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议题,也应该受到大家的关注。如果不能通过全球性的广泛讨论形成有效、民主的机制,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无法真正认同这样的规范。同样,鲍特瑟总统在发言中也表明了本国政府对安全冲突的看法和主张,苏里南所遇到的冲突多源于国家外部,苏里南将从自身需要出发,在尊重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发展合作。
论坛主办方负责人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阎学通说:“作为一个由非官方机构组织举办的国际性安全问题高级论坛,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继续秉承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全球理念,希望能为各国战略界人士搭起一个交流平台,为探讨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寻求方案,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