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蛟龙搭载香港科学家第三次下潜


2013-06-20 13:41:41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6月19日上午,蛟龙号潜水器开始实施本航次的第三次下潜。本次下潜搭载了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副教授邱建文,任务是在冷泉区取样、高清视频记录等。9时31分蛟龙号潜水器布放入水,并于16时18分成功浮出水面,圆满完成此次下潜任务。

记者了解到,邱建文主要从事大型底栖生物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渔业资源保护研究,是本次南海深部科学计划项目成员之一。下潜人员除了邱建文之外,还有两名潜航员付文韬和叶聪。

本次下潜中,蛟龙号对18日周怀阳教授观测到的石笋状物体进行了成功取样,另外还获得了一些海底生物和沉积物样品。邱建文表示,这个物体可能是海绵动物中的玻璃海绵,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通过近期的水下作业,蛟龙号进一步验证了长基线定位系统的功能性能,开展了海底地形测量等水下作业内容,测得了部分海底参数,拍摄到大量的海底高清视像,取得了88个双壳类生物、18个毛瓷蟹、7个帽贝和2块碳酸盐样品。

专家表示,这些生物样品有利于研究海洋极端环境下生命间的密切关系。海洋极端环境下的生物链属于黑暗生物链,不依靠光合作用而依靠海底流体中的甲烷和硫化氢等为生,现在认识还很少。

据了解,此次航次第一航段的科考任务和目标是在南海特定海域对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等性能进行进一步复核,对长基线定位系统的功能进行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围绕冷泉活动的物理化学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球化学,以及海山基岩的性质和年龄等开展研究。

据悉,接下来第二航段蛟龙号将在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合同区的西区试采区内选定的详细勘探区,进行原位土功学参数测试及其它近底测量和取样,为集矿车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第三航段将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区选定的详细勘探区内,利用照相、摄像、声学地形测量,取样等手段,开展近地测量和取样,为参与海山区环境管理计划提供技术支撑。

(责编:潘旭海、赵纲)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