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北京文化局给“非遗”恶补市场课


2013-05-30 14:36:32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其实我们的×××真的很好,艺术价值很高。就是大家不了解,缺乏关注……”很多有关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之类的报道,常可见类似这样的句式。但这种抱怨和无奈,无助于改变现状。

  如何才能扭转“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实窘境?最近,北京市文化局非遗处组织了一个“非遗市场化运作”的研修班,据悉,北京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项目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了此活动。“培训”是当代企业,特别是工业化企业自身“充电”的常见学习进修方式。不过,这样的形式,是不是也适合这些具有文化传承属性、大部分以纯手工生产为主的非遗项目呢?

量身定制的课程

  为非遗传承单位和个人开办培训班,源自北京市文化局非遗处处长千容的创意。在曾经听过中国工商联数据分析中心开办的一个“总裁培训班”之后,千容觉得课里的一些知识和理念,也可以运用到这些非遗企业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存在这么多年,就因为他们有很好的技术和产品。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他们在宣传推广、市场运作等方面显得有些弱了。基于这一点,我就想和中国工商联数据分析中心谈,有没有可能给非遗企业来培训。”

  然而,这100多家非遗企业和传承人,状况各有不同。这其中,有驰名全国、在业内已经颇具地位的“全聚德”,也有运营正常、但想谋求突破的戴月轩湖笔徽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珐琅厂等单位,更有诸如“面人汤”这样为传承发愁的一批小规模的传承项目。此外,中国工商联数据分析中心以往开的培训,都是以小班教学为主。这种人数多、水平又参差不齐的学员班,他们也没有承接过。

  “我们花了近3年的时间调研、分析和准备这个课程。”中国工商联数据分析中心培训处主任蒋文伟介绍说,他们没有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传承单位和个人开课的经历,“我们备课的内容,要针对非遗传承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整。包括授课老师,虽然是来自各大知名高校,但基本上都是以商业培训见长,我们在老师授课前也会让他们补充学习一些文化方面的知识。”

  而此次培训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工商联数据分析中心所擅长的“数据分析”的内容,而这对于很多非遗传承的负责人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这些非遗的传承人,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们手里有非常好的项目。但如何把项目做大做强,推广到市场上?我们就是想用这种专业化的技术培训,提升非遗传人的市场运作能力。”蒋文伟说。

“听不懂”也是一种警示

  戴月轩湖笔徽墨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于天莺,在发给她的讲义上密密麻麻做了很多注解。“培训前几次课里,有几个关于行业不同位置的‘竞争战术’就让我印象挺深的:就是根据你在行业里排在什么位置,分别有防守型、进攻型、有迂回包抄型、游击战型的策略等等。还有一个‘商业生物链’的概念,也给我挺多启发。”

  而对于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衣福成来说,此次培训中讲到的许多国内外市场信息和品牌推广经验则是他最为看重的:“都说要‘保护’非遗,但实际上,如果有了充足的市场的需求,那自然而然就能‘保护’下来了。但这就需要我们对非遗产品的品牌进行更好的宣传、推广,让更多人去了解。”在计划经济时代,北京市珐琅厂通过生产景泰蓝工艺品,曾是国内的创汇大户,厂内员工也达到了数千人。但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珐琅厂的员工降到了几百人。“其实随着现在人们对工艺品、收藏的需求越来越大,景泰蓝的前景应该是看好的。但相对于紫砂壶、瓷器等,虽然景泰蓝的原料更讲究、工艺更复杂,但我们的知名度不够,人们不了解,所以反而没有人家发展得好。这就是缺乏品牌效应的结果。”珐琅厂办公室主任苗永生说。

  不少非遗传承负责人,年龄已经不小。培训给他们带来的各种贴合市场的信息和理念,固然令他们耳目一新,但也让他们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尽管中国工商联数据分析中心的课程设置负责人之一的分析师赵莹表示,课程以及案例的难度,会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安排。但实际还是有不少人觉得“跟不上”。“我觉得就算是听不懂,也会给他们一种警示——我已经落伍了,那就更需要想办法好好学了。”

期待“全方位”培训

  不过,让不少非遗传承负责人略感遗憾的是:课程中的案例,依然是以成熟的工业化商品为主,与非遗直接相关的案例,少之又少。“这就只能看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消化能力了,能不能把这些东西跟我们自己的业务结合起来。”于天莺说。而赵莹也坦言,他们在备课过程中,寻找到的与非遗相关的成功案例本来就不多,而且有限的几个案例,往往也不具有代表性:“这里可能有地域方面的限制,也有制作工艺方面的限制。”但赵莹介绍说,他们会继续深入了解国内外的非遗相关的单位,争取在今后的课程之中完善和充实自己的案例。

  除了课程案例,学员的多元性,也让课程在“针对性”方面有所欠缺:诸多非遗项目中,涵盖了工艺品、餐饮、玩具、戏曲戏剧、服装等多个行业领域,而不同的行业自然有其各自的特点。对此,蒋文伟透露,“集中授课”仅仅是这次培训的内容之一。在大约总计10天的课程之后,中国工商联数据分析中心还会根据各个非遗项目的各自具体情况,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培训和咨询:“这一方面是为各个非遗项目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能为我们今后再设立相关课程的时候积累更多的素材和信息。”

  而对于文化局非遗处来说,他们也不会只给各非遗项目负责人进行这一次培训。之前召集非遗项目传承人座谈时,“面人汤”的传承人就表示,在保护非遗项目过程中的“恶意抢注”等问题比较突出,希望能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对此,千容也表示:“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方面,我们肯定也要加强培训。另外,关于非遗项目的创新、审美、工艺鉴赏等方面我们也有一系列的相关培训的计划。总之,我们希望‘全方位’地提升这些非遗项目在当今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