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李克强总理出访亚欧四国经贸成果一览


2013-05-29 10:54:35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编者按

从新德里到伊斯兰堡,从伯尔尼到柏林,李克强总理此访跨越亚欧两个大陆。

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既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有欧洲传统发达国家;既有中国的近邻,也有中国的远朋。

近年来,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势头良好,并且显露出巨大发展潜力。李克强总理出访期间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中国与上述四国的务实合作有望取得新进展,这不仅将促进中国和四国的共同发展,也将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影响仍未消除的大背景下惠及全球发展。

    中印将开展产业园区和铁路等方面大项目合作

两国产业的互补性也很强,印度在信息软件、生物制药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在机电轻纺、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较快;印度正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中印两大市场的对接可以产生“1+1>2”的叠加效应。

明确了两个潜力最大市场对接互补的新途径。双方探讨了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事项,确定要开展产业园区和铁路等方面大项目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动态平衡和经贸合作规模持续扩大。

探索了两个新兴经济体互联互通的新方式。双方愿共同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加强边境贸易,推动形成更大的市场和发展合力。

我们愿启动中印区域贸易安排的谈判,愿与印方共同抵制保护主义,为扩大合作创造更好条件。

中巴推动第二阶段第二轮自贸区降税谈判

双方要继续用好两国自由贸易协定,推动第二阶段第二轮中巴自贸区降税谈判,不断提升中巴经贸关系,使两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并在动态中实现贸易平衡。

中国愿与巴方一道,加快推进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并积极探索和制定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促进南亚、东亚互联互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不断拉紧中巴利益纽带,为本地区国家间开展合作提供示范。

我们愿与巴方共同努力,以大项目合作为契机,继续加强金融和投资合作,继续集中力量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海洋、能源、农业、防务等领域的合作。

中瑞自贸协定谈判就实质性问题达成一致

中瑞自贸协定自2011年1月正式启动,在来两年半时间内,双方经过九轮谈判,已就实质性问题达成一致。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瑞士联邦主席于利毛雷尔的见证下,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与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施耐德阿曼在瑞士伯尔尼签署《关于结束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

协定的零关税比例高。瑞方将对中方99.7%的出口立即实施零关税,中方将对瑞方84.2的出口最终实施零关税,如果加上部分降税的产品,瑞士参与降税的产品比例是99.99%,中方是96.5%。协定涉及许多新规则,例如环境、劳工与就业合作、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信息交流、竞争等等。

坚决反对贸易保护  推动中德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双方一致同意保持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加强各层次磋商交流,推进经贸、农业、城镇化、人文等领域合作。

李克强说,中方十分关注欧盟对中国光伏、无线通信等产品进行的“双反”调查。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向国际社会发出了错误信号,不仅不利于中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损害了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全球化背景下行不通,损人不利己,中方对此坚决反对。我们主张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贸易摩擦,坚定维护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默克尔表示,德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欧中关于光伏等产业的分歧,认为欧盟对有关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无济于事,应采取措施予以避免。希望各方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深入交流,消除隔阂,迅速解决。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