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参观讲述中国近百年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历程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梦”三个字,道出了全体中国人的心声。为了追求这一梦想,中国人奋斗了一百多年,前仆后继,筚路褴褛。
2013年3月,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不同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们提交了上千份提案,从各自层面和角度诠释、丰富着“中国梦”的内涵,探索着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春意盎然的全国政协会场,洋溢着构筑“中国梦”的热情与希望。
梦起政协
1840年以后,“失梦”的屈辱笼罩中国。落后、腐朽的封建王朝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导致国权沦丧、民不聊生,中国人更是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一代代仁人志士奋起寻梦,但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随后而来军阀割据、腐败横行与外敌侵略,让中国陷入了又一轮的黑暗。
历史的转机出现在1921年7月。这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扭转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使命。28年的“逐梦”历程可谓艰苦卓绝。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梦想。与新中国一同诞生的,还有一份宏伟的建国梦想。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是这梦想开始的地方。
1949年9月21日,新中国成立的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南海召开。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豪迈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从这一刻起,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掀开了新的篇章。诗人胡风欣喜地写下诗篇《时间开始了》。这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共同感受:中国的复兴之路由此将不可逆转。
这届会议不仅通过了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国都和纪年等决议,而且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完成了建国的重要使命。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确立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中国人民执政理政、参政议政的基本形式。
“政协是协商民主,虽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这恰恰是一种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民主政治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说,“新中国的发展,特别是近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证明了我们所走的道路、采取的制度和形成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理所应当具有这三方面的自信。”
那么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何在?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表示:“政协委员的履职不仅在于提出提案,还包括在讨论会上的发言,和记者之间的沟通,平时做的大量调研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思考。我有一个提案就是建议公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年的履职情况,接受公众的监督。”
新中国成立63年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中国人的梦想也一个接一个地实现。1964年,周恩来提出中国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与科技现代化的建设构想。1979年,邓小平把这四个“现代化”量化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中国在2003年实现了这个目标。1997年和1999年,香港与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极大推动了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大业的进程。2003年10月,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翱翔太空,中国人的航天梦不再是孩子们幻想的画作。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举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中国融入世界,盛会的成功举办圆了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
“从中国过去的经济基础和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来看,中国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既值得我们骄傲,也使我们每个人都从中得益,取得成就的过程中还包含着我们所遇到的挫折、曲折和难题。这些都构成了中国梦的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周明伟谈到,“未来的中国梦将更加有科学理念,更加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更加能体现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站在历史的今天回望过去,可以看到建国梦、四化梦、回归梦、航天梦、奥运梦,一个个实现的梦想铸成一串中国人追寻民族复兴的光辉足迹;展望未来,小康梦将在10年后变为现实。强国梦、富民梦、和平发展梦,是中国人在实现民族梦想的历程中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