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日本片面改变钓鱼岛现状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直接挑战


2012-09-26 11:38:03     作者: 霍建岗    字号: T|T    来源:

 

日本之所以要“国有化”,甚至不惜挑起争端,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要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

首先,上世纪70年代中日围绕钓鱼岛爆发争议,日本实际上采取的是“压制争议扩大”的手法,尽管对与中国进行更进一步的谈判态度消极,但还是默认“搁置争议”,因为日本实际控制了钓鱼岛,日方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他们继续实际控制。但是,随着1996年日本批准《海洋法公约》,以及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要求各国提交有关数据,日本扩张“海洋国土”的欲望膨胀,在此背景下,日本国会通过了《海洋基本法》,在其周边陆续划出了超出其国土面积数倍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当然,钓鱼岛也成为其梦想的扩张“海洋国土”的一个基点。

其次,日本挑起争端。也与目前日本的政治局势有很大的关系。不容否认,尽管田中角荣、福田赳夫等日本老一代政治家与中国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有其私心。但是他们同时也有重视中日关系的大局观,在钓鱼岛问题上并未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的态度,这也为中日能够稳定地发展关系、中国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比较良好的环境。但是自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政治就向“劣化”的方向发展,因为在经济上,这些政治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因此,日本的政治家们就越来越民粹,越来越喜欢以刺激本国的民族主义来提升自己的支持率,看待中日关系的视野越来越狭隘。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中时任国土交通相前原诚司的表现以及此次“国有化”闹剧中野田佳彦的表现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第三,从外部环境上而言。美国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关系。日本针对中国,从来都是看美国的态度。美国对中国采取对立的态度,所谓“狗仗人势”,日本往往比美国更为激进。而若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日本则会大大收敛。日本之所以此次会如此强硬,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有很大关系,美国插手南海局势,日本就趁势与菲律宾、越南大搞关系。在东海特别是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不断地要求美国承诺钓鱼岛在《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保护范围之内,企图“狐假虎威”,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而美国虽然不明确表示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态度,但多次确认《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覆盖钓鱼岛,这也为日本政府的嚣张提供了后盾。

日方行动决定中日关系走向

台湾问题、历史问题与领土问题历来就是中日关系中的难点,无论是中方还是日方对此都非常明了,而此次日本主动挑起钓鱼岛争端,实际上就是使中日关系中敏感的钓鱼岛问题再次被“引爆”,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9月14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在座谈会上的论断——“日方的‘购岛’行动是由日本国内政治气候的变化所决定的。日本国内有一股‘邪气’正把日本和中日关系引向极其危险的方向”——很明确地分析了日本此次不择手段的“国有化”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

今年9月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本来这是中日双方为未来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的重要日子,但日方的单方面行动,不仅破坏了这次机会,而且也大大伤害了两国并不坚固的互信的基础。

同时,中国民众的感情也被大大伤害,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反日抗议活动。其实,中国老百姓都是希望中日关系能够平稳发展的。中国民众反感的并非是日本本身,而是日本的态度与行为。据2012年中日共同舆论调查,中国民众对日本感觉不好最重要的两条理由就是“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与“日本攫取了中国的钓鱼岛”,如果日方不能因应民意,做出改善的努力,那么很难争取到中国民心,修复中日关系也会难上加难。

正如温家宝总理9月10日在外交学院所讲的那样,“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如果日本政府执迷不悟,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中日关系的大倒退,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日本自己的利益也将受到极大的伤害。

(霍建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02

从2012年12月开始至今年一月中旬,贺岁档影片成了国产电影的天下。尤其是《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创造了票房奇迹,突破12亿元的总票房使之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国产电影。

更多>> 深度报道

分账之争:中 ...

2012年岁末,超过40余部国产影片扎堆抢占贺岁档之际,一场有关电影票房分账的较量暂时告停。

行走在胶片上 ...

伴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风格的男女演员成为备受观众追捧的明星。

微博互动